權勢滔天:從救大佬千金開始

第104章 內外結合

“小李,你剛才說的故事針對的是蘇主任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大鍋飯,那我現在來考考你,第一個問題,針對革鋼的裝置老化,你有什麼辦法沒有?”寧林對李登峰很感興趣,給這個學生上了兩個多月的課,他總覺得這個年輕人好像有一種看穿一切的力量,但是偏偏又把這種力量隱藏起來。

從幾次作業就能看得出,李登峰寥寥幾語就能將問題分析的一針見血,提出的觀點非常新奇,但他偏偏在關鍵處剎車,總是在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這讓寧林很不爽。

所以他才會一次次的提問,一次次的批評他,又一次次的給他加擔子。

李登峰心中暗罵,寧老師,你總針對我幹嘛?我又沒招你,他本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是一轉頭看到蘇萬成鬢角那刺眼的白髮,他的心又軟了。

算了,這畢竟是我最大的金主,還是稍微透露一些吧!

李登峰假裝認真思考,足足過了一分鐘這才開口,“我覺得第一個問題其實和第二個問題一樣,殊途同歸,可以用相同的辦法來解決。”

孫岱城和路明教授都來了興趣,“小李,你具體說說,不要害怕犯錯。”

“經濟學講的不就是解決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嘛,剛才幾位老師提到了分配問題,那麼我想,如果在報酬分配時向企業內部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傾斜,是不是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熱情,我父親就是在革鋼工作的工人,據我所知有很多技術工人心靈手巧,工廠裡很多裝置的維修工作都是他們來解決的,如果讓他們多掙一點,喚醒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勞動熱情,革鋼有幾萬名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這些人擰在一起將是一股可怕的力量,或許用一個詞可以概括我的觀點,內部挖潛。”

寧林沒想到李登峰會說出這些話,怔了半天,“小李,你這個觀點我倒是沒想過,內部挖潛,說的是挖掘潛力,這個方法會不會慢一點?”

“寧老師,我倒是覺得登峰說的很有道理,其實我已經準備這麼做了,革鋼已經發展了三十年,確實培養出了一大批骨幹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只不過在分配比例上,我還比較猶豫,錢只有這麼多,如果給技術人員多了,其他工人會不會有想法?”

“這就需要我們認真調研,仔細研究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革鋼內部的情況我們還不知道,只有在透過充分了解之後,才能找到切實有效的辦法。”

孫岱城和路明還是希望在實地調研之後再給出具體的意見。

“蘇大爺,我還有一個辦法,可以和內部挖潛配合著使用。”

“是什麼?”

“外部引鳳,具體的說就是用物質手段激勵外部人才為革鋼出謀劃策,現在恢復高考了,各大高校開始正常運轉,全國有那麼多涉及到機械、電氣、鋼鐵冶煉、選礦專業的學校,有那麼多教授老師,只要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為革鋼的技術改革,裝置更新貢獻力量,我想一定可以極大地加速革鋼技術改造的速度。”

“內部挖潛,外部引鳳……”蘇萬成一連唸叨了好幾遍這兩句話,隨後雙目泛出異彩,“說得好,登峰,內外聯動,雙管齊下,我相信這些辦法一旦實施,革鋼很快就能迎來新生。”

蘇萬成很高興,頻頻敬酒。

他和孫岱城都有海外留學經歷,兩人很能聊得來,不過一個留蘇,一個留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