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這是肺腑之言?”謝端硯問。
王伯禮道:“自然是,作為臣子,任何考慮,任何決定,都是以帝國為基礎的!”
謝端硯、高護他們是無以反駁,而楚凌作為皇帝,他雖然還沒有親政,還是個孩子,但他一言一行,自然也是君無戲言。
大局已定,楚玉淵終於鬆了一口氣,臉上泛起淡淡笑意,這一局謀劃了許久,終究是他勝利了。
糊名,在這方世界,在大雍帝國即將施行,雖然還是不可以保證絕對的公平,但終究是向著公平邁出了一步。
帝國的科舉考試,以後不再是世家門閥可以輕易操控的了。
糊名制度,將是他楚玉淵在這方世界開創的先例。
王家廳堂上,王青聖問道:“糊名制度一旦開始,以後我等世家門閥便很難干預科舉考試,父親為何同意了?”
王伯禮看了看王青聖,道:“以你看來,糊名制度對帝國是有利還是有害?”
“對帝國有利,可是對我們世家門閥來說,卻是大害!”王青聖還無避諱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伯禮道:“如果沒有帝國,那世家門閥依何而生存?”
“朝代更替,但我王家卻是能千年不敗······”
忽然間,王青聖忽然眼睛一亮,激動地說道:“父親,孩兒明白了,王家的存在,是在帝國之下,但是卻不可依靠帝國而生存。這糊名制度有利於帝國不假,但我王家的根基,不只是在朝堂,如此一來,便沒有必要與朝堂爭鋒對峙。”
“爭鋒對峙,只會消耗我家的力量,這反而沒什麼好處。糊名制度對世家門閥,其實並不會有多少損害!”
“可惜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如高家、謝家,他們都認為糊名制度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要與帝國抗衡!”王伯禮嘆息說道。
王青聖笑道:“所以,他們不可能成為世家門閥之首,更不可能比得上我王家!”
聞言,王伯禮微笑點了點頭。
接下來幾天時間裡面,楚玉淵暫時沒了什麼事,偶爾帶著楚南湖的面具,出去與沈翊、蘇問道喝酒聊天。
關於糊名,早已傳開,諸多學子們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當然,還有人沒從夢中醒來,認為只要依附於世家,做他們的門生,便沒有考不中的道理。
至於閱卷官,他們沒機會發表閱卷,這段時間主要就是閱卷,今年春闈的閱卷官也是開了先例,閱卷還沒有開始,就被關了進來。
閱卷沒有結束,沒有一個閱卷官能從閱卷室裡面出來,吃喝住行,都在裡面。
這對那些抱著目的去的官員來說,的確很煎熬。
可是對於那些想看好文章的官員來說,則是樂在其中。
眨眼之間,閱卷已經結束,今日便是放榜的日子。
楚玉淵早在地便換了楚南湖那張臉,來到客棧找沈毅和蘇問道。
對於今年的春闈,因為糊名的緣故,沈毅和蘇問道二人對於自己的文章,都是極為自信的。
是以放榜,自然就多了幾分期待。
“楚兄以為,我等考中的機會多大?”沈毅問道。
楚玉淵道:“往次不好說,但這一次,乃是糊名制度,看的是文章,你我不說考中那第一名或是第二三名,但是考中應該不是難事!”
蘇問道笑道:“沒有想到,今年的科舉竟然採用了糊名,聽說糊名制度,是攝政王想出來的,這足以青史留名啊!”
楚玉淵聞言,心裡面多少有幾分高興得意,問道:“看來蘇兄對攝政王的感覺極好!”
“咱們這位攝政王,剛開始的時候,可沒人看好的,可北境一戰,我對其算是真正的佩服了,如今又改變了咱們的閱卷方式,帝國需要這樣的人才啊!”蘇問道頓了一下,“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一眼這位傳說中的攝政王!”
“攝政王丈攝政王印,若是你春闈中了,接下來的殿試,便有可能會見到攝政王了!”沈毅笑著說道。
“是極是極,所以我對這春闈,便又多了幾分期待啊!”蘇問道非是在說笑,他的神情便是最好的證明。
曾經為了見大儒周青海,作為青山書院的學生,他竟然也顧不得許多去了南湖書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