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種3.0閉環系統正式上線、跑通、獲批的那天,謝雲昕的朋友圈徹底沉默。
不是她不想說,而是她已經沒得說。
過去幾周,她試過訪談、試過“技術貢獻說”、甚至試過匿名扔黑料,結果每一回都被反手掛在系統日誌裡打臉。
這會兒她安靜了。
但資本圈可沒安靜。
火種系統上線當天晚上,韋家那邊開了個封閉會議,會上只有五個人。
其中一個坐在主位的是謝雲昕的親叔——謝宏哲。
他手裡拿著一張列印出來的系統結構公開文件,一字一句盯著。
“他們這回是真的跑通了。”
“火種系統已經具備自演化模型+診斷閉環,還透過了主管部門第一輪技術審查。”
“等下一輪標準草案出來,就是他們寫規則。”
“到時候不是我們選合作物件,是我們只能接入人家介面。”
坐在對面的,是一家基金老總,聞言立馬問:“那你什麼意思?”
“你想搶他們標準?”
謝宏哲冷笑:“搶不了。”
“但我們可以逼他們談。”
另一箇中年人點點頭:“你說的是‘行業並軌’?”
“對。”
“我們聯手幾個資本方,拉幾個所謂‘國產醫療人工智慧專案’,一起組個‘共享標準提議小組’。”
“口號很簡單:醫療資料共享,行業標準統一。”
“這樣一來,銘創如果不響應,我們就給他們扣一個‘閉源封閉、不利行業發展’的帽子。”
“等他們出來回應,再逼他們‘部分開放核心模型’。”
“退一步,再拉他們進所謂‘標準討論會’,逼他們‘加入共建’。”
謝雲昕坐在角落,一直沒說話。
這時候突然開口:“你們能保證,媒體不亂寫嗎?”
“我要是再被拉出去炒作一次,我就徹底沒臉在圈裡混了。”
謝宏哲瞥她一眼:“這回你別出面。”
“這回我們來。”
“你退到幕後。”
第二天,中州財經論壇上,一篇文章悄然上線:
【醫療人工智慧行業呼籲標準統一,共享共建時代已來】
文章通篇沒有點名,但反覆提“某領先系統不參與行業共享機制”“閉源思路難以形成大生態”等字眼。
同時配發一張圖。
圖上赫然寫著——
【國產人工智慧醫療平臺並軌共建聯盟】
而參與發起單位中,盛諾科技赫然在列。
還有五六家掛牌不到一年的“國產人工智慧平臺”。
業內人士一看就明白了:
“又在搞投票封神。”
“他們不是在做標準,是在組團圍一個人逼她開門。”
張思遠第一個發現這事。
他刷到文章的時候剛吃完早飯,一口豆漿差點噴螢幕。
“姐,他們開始藉口‘共建標準’來綁我們了。”
“說我們閉源,不開放,不利於行業發展。”
“還說‘行業不能被一家企業掌控標準話語權’。”
段涵希沒說話。
她只是把那篇文章看完,然後把名字抄在備忘錄最上面:
【共享標準提議會】
她只寫了四個字:
【掛著共建,實則逼供】
當天中午,她接到一通電話。
是某主管機構的協調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