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是想標準統一,你們是想壟斷定義權。】
熱搜第一,評論區炸了。
【她不是講課,她是在掀桌子】
【她不是寫系統,她是在清洗行業】
【她不是走路,她是在關所有虛偽人的麥】
段涵希關完燈,走出會場那一刻,外頭下雨了。
她沒帶傘,也沒打車,沿著中州主幹道一直往前走。腳步不快,背挺直,臉上沒什麼情緒。
不是冷淡,是太清楚自己剛乾了什麼。
她沒參加什麼“標準共建”。
她是把一群想挾持行業話語權的人,一口氣攆下了桌子。
那些人一開始還想打輿論戰,第二天全啞了。
因為她一句話就把核心捅透了:
你不是想統一,是想把別人的努力,變成你站著發號施令的資本。
而她從來不聽令。
張思遠一整天都在看新聞。
他刷得比任何財經號都勤。
論壇、熱搜、群聊、公眾號、知乎問答,連貼吧都不放過。
他在辦公室原地踱了一圈又一圈,手裡手機轉得飛快。
“姐,你現在不是做產品的。”
“你是整個行業的開山人。”
“這幾天我坐地鐵都聽見人說你,說‘那個姑娘不是講道理,她直接把人勸退了’。”
“你知道你現在多火嗎?”
段涵希點著桌上的結婚登記資料,隨口回:“不火,我現在還是排不上登記號。”
張思遠一愣:“你真去登記啊?”
“明天。”
她合上資料袋:“反正人我已經打包管了四年,不結賬也說不過去。”
張思遠興奮得在原地原地蹦了兩下:“哎喲我去,你倆是真成了!那明天我是不是得給你們當證婚人?”
“我們就去領證,不擺席,不鬧場,不整排面。”
“低調。”
“清靜。”
“簡單。”
張思遠點頭如搗蒜:“可以,低調歸低調,但我得跟上直播。”
第二天早上九點,段涵希跟蕭銘宇去了市民中心。
兩個人都穿得很隨意,一個T恤一個長褲,像是出來遛彎順便去辦點手續。
她手裡拿著身份證、戶口本、早上剛列印好的婚檢單。
他拎著個小包,裝了兩個熱水杯和一袋壓縮餅乾。
“怕你餓。”
她瞥他一眼:“你到底來登記,還是來春遊的?”
“領證是件持久戰。”
“我得準備戰糧。”
排號的時候,她手機突然彈出個提示:
【中州廣播總檯希望徵集一段你們的生活片段影片,作為‘最美城市搭檔’系列宣傳素材,是否授權?】
她看了眼時間戳——申請提交時間是昨天深夜。
評論區留言第一條是張思遠的ID:【他們不是拍宣傳片,他們是拍傳奇記錄。】
她沒猶豫,點了“同意”。
中午十二點,紅本本下來了。
兩個人走出民政局的時候,張思遠已經在微博發了全網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