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發,我就要自己按鍵了。”
段涵希看了他一眼:“你敢按,我就給你寫進許可權凍結組。”
“別別別,開玩笑。”
他咽口水,小聲道:“不過說真的,咱走到這一步,太不容易了。”
“你當年一個人在宿舍裡寫第一個模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現在會是這樣?”
她沒接話。
但目光停在終端上那串版本編號:
【MCT-XFINAL】
不是結束。
是下一階段的起點。
蕭銘宇從樓下走上來,手裡拎著兩杯咖啡,遠遠地遞給她一杯:“夜裡還得跑最後一輪測試,不提神不行。”
“你還是喝水吧。”她回得簡潔。
他笑:“你說了算。”
兩人就那樣站在樓頂,一個看遠處燈火,一個低頭看終端。
沒人說話,但氣氛剛好。
像是並肩走了很多年,已經不需要語言證明什麼。
張思遠靠在門框邊,悄悄舉起手機咔噠一聲,拍下這一幕。
配文只有一句:
【程式升級,人也繫結,誰敢動她邏輯我第一個不答應】
晚上十點,段涵希開啟備忘錄,找到那個最舊的文件:
《如果我寫一個系統》
她在下面敲下一行字:
【我希望它不只是跑邏輯,它還能明白什麼叫信】
【什麼叫堅持到底不被左右】
【什麼叫不能被重寫】
十一點五十五,國際郵件彈窗跳出:
【聯合國醫療人工智慧標準草案,最終審議透過】
【您提交的結構分層圖及倫理模型,被採納為核心參考部分】
【您被列為起草人之一】
張思遠看到訊息的時候,猛地跳起來:“我靠!姐你不是參與,你是掛名定規則的人!”
她沒吭聲,只淡淡點了“確認”。
外頭風還在吹,城市夜色亮起一圈圈泛白光暈。
她抬頭看了眼天:“結束了。”
蕭銘宇站在她身側,問:“你還要寫嗎?”
“寫。”
“寫什麼?”
“寫那個我沒來得及跑完的病歷交叉引擎。”
“還有醫保結算輔助路徑。”
“還有基層醫院自學模組。”
“還有——”
“等等。”
他笑了:“寫不完了。”
她也笑了:“我知道。”
“但我還想寫。”
“不是為了掙錢,不是為了領獎。”
“我只是想,如果這個時代會有個系統讓人少受點罪——”
“那就該是我寫的。”
午夜零點。
火種終端統一跳出提示:
【版本XFINAL已上線】
【無需重啟,自動生效】
這一行字安安靜靜掛在螢幕最下方,沒有提示音,也沒有煙花。
可所有知道段涵希名字的人,都知道:
這一刻,屬於她。
不是掌聲,不是獎盃,不是讚揚。
是她一個人,在邏輯縫隙裡,硬生生開出一條通往信任和清明的路。
午夜零點零一分。
她和蕭銘宇回家,樓下小區門口,有小孩在放煙花。
金色火光在空中綻開一簇。
她說完,關了手機,頭靠在他肩上。
外面煙花綻放,她沒再看。
她早就知道:
自己寫的那條路,會比煙花亮得更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