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瞬間,財經頻道徹底沒得洗了。
這回不只是網友,連那位錄音裡的嘴炮嘉賓所在的“評論研究中心”都迅速切割,宣告表示“其個人觀點嚴重背離本機構價值觀,已永久除名。”
等到晚上七點,財經頻道的人終於知道怕了。
欄目總監親自打電話來,想要約個私下會面,說是“溝通一下誤會,順便致個歉”。
電話是張思遠接的。
對方還沒開口三句話,他就把音量調到最大,把手機放桌上:“你說清楚,你是要道歉還是要擦邊?”
那頭愣了一下:“我們只是想……彌補溝通誤差。”
“誤差個屁,”張思遠直接懟回去,“你們那主持人上線前唸的每一行詞,都是寫在提詞器上的吧?你敢說那不是提前排練好的?”
“這——”
“你們從頭到尾就沒打算尊重我們,你們要的是我們的熱度,踩完了還想挽尊?你當我們是二十年前還靠傳統媒體混臉熟的網際網路公司?”
那頭想穩一手:“我們可以安排一場專訪,給段女士一個完整表達空間——”
“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差流量?”
“不是這個意思……”
張思遠直接一錘定音:“我們不會給你舞臺的,因為你們連話筒都配不上。”
電話掛了。
不到半小時,銘創系統更新了一個新介面許可權說明公告。
那一頁文件,全是技術內容,只有末尾多了兩行。
【平臺不對任何人為失誤提供二次出場機會。】
【節目剛播十分鐘,他的嘴就被系統封了。】
這話一出,網民直接開始造梗:
【銘創處理節奏:你剛張嘴,命運已部署】
【別惹搞系統的,講邏輯的時候你連資料格式都不對】
【你說話的成本很低,但她讓你閉嘴的成本很低】
整個平臺第一波造反的“男女對立派”直接啞火。
系統真資料一掛上,全世界都安靜了。
而財經頻道那邊,已經徹底亂了。
除了欄目被緊急停播,全組背調也開始被人翻出來,一堆所謂“評論員”學歷作假、專案包裝、代寫軟文的事全被扒個乾淨。
有一名署名嘉賓甚至直接登出賬號,從行業群裡徹底消失。
而與此同時,銘創那邊什麼都沒說。
段涵希繼續在調她的第三批系統模擬模型。
蕭銘宇從頭到尾沒在公開場合露一面。
張思遠只是在凌晨的時候發了條微博:
【我們不需要解釋什麼,因為從我們寫下第一行程式碼開始,就已經把未來的嘴堵上了。】
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第一條是:
【嘴炮的武器是話術,她的武器是邏輯。】
第二條是:
【程式設計師不懟人,但她能讓你連發聲許可權都沒了。】
第三條:
【你說話用聲帶,她讓你說不出來用系統封口。】
這一晚,全網唯一的共識就是:
別再隨便惹銘創。
他們現在不發火。
是因為他們把火力都寫在程式碼裡了。
財經頻道出事後第三天,一份沉寂已久的“社會影響力重構名單”突然在行業內部悄悄流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