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遠一邊刷彈窗一邊笑瘋:“姐你這個釣魚邏輯,我打賭他們以後連咖啡都不敢跟我們一個模型機器點了。”
“這叫戰術冷血,技術熱武器。”
蕭銘宇從後面走進來,帶著一份紙質檔案丟桌上:“剛收到的匿名舉報,說‘盛諾科技涉嫌侵權模型申請外資撥款’。”
段涵希看了一眼:“匿名是吧?”
“嗯。”
“是我發的。”
蕭銘宇挑了下眉。
“你還留後手?”
“我不留,是怕他們不知道我們提前寫好劇本了。”
“你現在是不是越來越像那種不動手也能讓人自扇耳光的系統管理員了?”
段涵希沒說話,輕輕推了下鍵盤,把新檔案放進名為“內部防火牆日誌”的專案夾裡。
她知道,對付這種人,不是打,是曬。
你只要把他們的邏輯攤出來,他們自己就臭了。
夜裡十一點。
盛諾科技關了整棟樓的燈,謝禮鋮坐在空會議室不說話。
他看著那段彈出來的“DECOY日誌回溯圖”,腦殼疼得想砸鍵盤。
但他不敢。
因為他知道。
段涵希不再說話了。
說明她覺得你已經不配說話了。
她不跟你辯,她直接寫了個系統,讓你當場曝光。
從你開啟檔案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經被定義為“黑名單使用者”。
系統認得你,法律不認你,投資人更不會認你。
他終於明白。
段涵希不是寫系統的。
她是把對手全寫進回收站裡的人。
謝雲昕整整消失了五天。
不是她甘心不跳了,而是她終於明白那句“她不打你,她在系統裡寫你命運”的意思。
盛諾科技翻車那天她就知道要出事。
她本來以為自己已經切得乾乾淨淨,隔了三層人、兩道殼,連上線的投資人她都沒直接接觸。
可惜,那些她以為不會出事的人,現在全被掛在系統回溯欄的截圖裡。
她越看越煩,越想越不甘心。
都到這個地步了,誰還信“程式設計師是沒有情緒的生物”?
段涵希不是沒情緒。
是她根本不屑你激怒她。
她只會等你踩雷,然後發個提示:
【Gameover,playerone】
可謝雲昕不服。
她心裡還有點幻想,總覺得只要換個平臺、換個語境,她還是有一戰之力。
所以第六天,她現身了。
不是在國內。
是在一檔美國那邊科技媒體“TechBridge”的訪談裡。
這個節目在科技圈小有名氣,經常專訪一些創業失敗但“情緒動人”的人物——愛講逆襲、愛講故事、愛講成長。
謝雲昕一邊披著“曾經是科技聯合創始人”的標籤,一邊主動聯絡了節目組,說自己願意無酬接受專訪,想講講“被輿論圍攻後的真實心路”。
節目組一聽,“銘創”的關鍵詞出現,眼睛都亮了。
他們不是傻。
他們知道現在科技圈火的不是“產品釋出”,而是“主角翻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