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夠狠。”
“你教的。”
那天傍晚,陽光落在陽臺邊角,桌上那張“清賬”兩字被壓得死死的。
蕭銘宇沒再說話。
他知道,那封信之後,不只是謝家。
所有想借過去來翻舊賬的人,全被打上了封條。
謝雲昕那邊又出新操作了。
這次她不扯感情,不搞節目,直接跳過輿論區,上線“公益路線”。
她聯絡了一家小型直播機構,說是要搞一場“女性成長與公益認知”主題直播,說得冠冕堂皇,一口一個“我想為社會做點貢獻”。
機構那邊本來就缺曝光度,看到她這種“有話題熱度”的女嘉賓,立馬就接了,還專門找了兩位高校學生代表當互動嘉賓,準備搞個“她曾經摔倒,但她站起來了”的故事模型。
直播定在週五晚上七點,宣傳畫面就一個文藝濾鏡的她,配文——“哪怕曾經跌倒過,我也沒打算低頭活。”
段涵希看完直接說:“她是不是以為自己是傷痕教主了?”
張思遠一邊啃橘子一邊笑:“她是以為,網友都失憶了。”
直播當天,她穿得很樸素,一身灰毛衣素面朝天,主持人介紹她時一副“我們今天請到的不是嘉賓,是活教材”的樣子。
她剛坐定沒幾分鐘就開始自述:“我曾經也跌過,也輸過,也被人罵過,但我從來沒停止想變好。我不是完人,但我努力向好人的方向靠近。”
前半段觀眾情緒被帶動得還算順利。
直到中段互動環節,有觀眾留言提問:
“你之前的資料風波,是怎麼回事?網上都說你偽造過系統報告。”
她臉沒變:“那是誤解,我的團隊當時處理上有點問題,我個人並不清楚檔案來源。”
這個時候主持人沒察覺危險,還繼續順著問:“那後來你選擇投身公益,是不是因為那段經歷改變了你?”
她嘆口氣:“是的,我不希望別人也走我走過的彎路。”
話說到一半,直播彈幕突然被一條超級留言蓋住:
“你說你沒參與,那請解釋一下你去年三月在演示文件上籤的那個名字,是哪來的?”
直播間卡頓了半秒。
後臺小編馬上準備遮蔽,結果那條評論一掛上去,不到十秒,數十條相同內容湧進來。
段涵希坐在辦公室那邊看得清清楚楚,手指在滑鼠上一點,開啟的是她去年封存的專案文件存檔記錄。
裡面清清楚楚有謝雲昕的手籤掃描件,還有她曾發郵件給第三方投送文件的後設資料。
“她當我們都刪記錄了。”段涵希淡淡一句,“那就讓她直播間補一節法律課。”
十五分鐘後,直播平臺後臺收到了法務發出的正式資料通知,直播同步頁面出現小字提醒:
【本場嘉賓存在爭議行為,內容真實性待核實】
主持人懵了,趕緊試圖切換話題:“我們說回公益吧,最近你做了什麼專案?”
謝雲昕擠出點笑:“我們最近和幾個平臺合作,做了一項女性情緒陪伴計劃——”
話沒說完,螢幕下方跳出提示:
【該合作專案已於本週一取消與嘉賓繫結宣傳關係,現為單獨機構運營】
直播間直接炸了。
觀眾彈幕像洪水一樣湧上來:
【她是來洗白還是來翻車的?】
【不是你摔倒我們要扶你,是你自己絆人還想當模範】
【公益不是你做錯事的遮羞布】
那天晚上,直播提前二十分鐘結束,主持人面色鐵青,謝雲昕走的時候一言不發。
第二天一早,那家直播機構官網掛出公告,宣佈:“因內容審查未盡嚴謹,暫停該專案播出計劃,並向社會公眾致歉。”
段涵希看到這公告沒吭聲,張思遠倒是樂了:“她每次出場,都能順帶教社會一課。”
“這次是法治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