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眠。
從養心殿走出後,姜承肆壓下眼底的酸澀疲倦,穿過一段佈滿盆栽的綠茵路後,他邁步走進御書房的裡間,他找到其中一塊平平無奇的玉佩,扣上一面有輕微凹陷的牆上。
圖案契合,輕推顯露在其間的細微裂縫後,左半邊的牆被推開了。
他走進這間同御書房一般大小的暗室。
只見其中燭火盈盈,比室外的光線還要亮上三分。
每盞燭火外,都是一層由竹絲分離出來的半透明薄網覆著,將火光控制在不會見風而動的範圍內。
這般謹慎的保護,為的是房中放置之物。
數十個檀木架上擺放著的,皆是天下間難得一尋的孤本。
自外向內走近,書架四周發散著一股清幽的馨香。
這裡又名“珍籍室”,獨立於國庫之外,由歷代君王增添並相傳。
其實也就傳了兩代,開創者是先皇,所以存放在此的書籍價值珍貴卻不顯得龐雜。
傳到姜承肆這一代時,這裡常年由黃為善的小徒弟三全來負責打掃。
在宮中,三全專司這一件事,自覺是沾了師傅的光,才得以接手這麼個輕鬆的活計,也就感念皇恩。
他不僅每日將珍籍室內打掃的纖塵不染,還在得了師傅的請示後,夜間用木香薰過一遍室內的角落,晨起時再開啟通一天的風。
如此迴圈了小一年的時間,珍籍室內便產生了一絲能讓人靜心凝神的效果。
每到國事繁重或是心底暴虐難平之時,姜承肆都會在此停留一炷香的時間,看幾頁書冊,對著書架發呆。
不過今年三月初的時候,邊關戰事告急,密報遲來導致延誤戰機時,姜承肆便沒能收住自己的脾氣。
一進門看到第一面書架上關於前朝戰事的史策,他便怒火攻心,推翻了那面書架。
這一推,百十本史策砸了滿地。
有些被先皇收來的史策本就年歲已久,經這麼一摔,便破碎為塵,成了殘卷。
此刻,姜承肆一踏進門,連著翻了幾本史策,卻見每本都是殘缺不全的。
翻到第七本時,他嘴角微頓,只覺得珍籍室內的安神作用都被衝散了。
自皇上進門起,三全便在入口處恭敬的守著,視線落在自己的鞋面上,眼觀鼻鼻觀心,一副啞口的樣子。
直到感受到室內越發低沉的氣氛後,他才試探性的開口。
“皇上?”
“奴才上次重新整理了這裡的書冊,把殘卷分了出來,放在您正在查閱的那一排書架上。”
“……”
姜承肆挑眉看向那出聲的地方,看到三全露出的那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心底的煩悶又漲了一分。
剛剛怎麼不說,害他翻了這麼半天。
不過這念頭只在心底停留了一瞬,他面色依舊平靜而嚴肅。
三日後的殿試,他還未想好試題,正準備從這珍籍室中挑一本史冊作為出題的參考。
聽了三全的應答後,姜承肆略過了第一排書架,直接走到最後一排去挑選。
先前只讀過靠前位置的史策,偏後位置上的還未讀全過。
指尖拂過這一層書架上的書後,姜承肆從中挑了一本看著最順眼的《千秋記》。
攤開書冊後,第一頁中的編者名已經模糊不清了。
和他想象中不同,這本書通篇都在寫治國者該怎樣為君,卻沒寫百姓應盡怎樣的義務,該怎樣丹心為國。
花了三四個時辰通篇讀完後,姜承肆眉頭微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