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裡,單進並未停止在武道上的鑽研,這條路很重要,不管是對於單進自身,還是對於整個華夏來說。
雖然為此努力的,不只是單進一人,但他無疑是絕對的主力。
如今華夏修習武道的人,也是越來越多。由單進挑選出來的精銳,他們修習武道,提升自己的實力。
有著這樣的精銳之師,華夏無懼任何挑戰,不管是什麼對手,在如今的華夏精銳面前,都顯得那麼不堪。
也幸好,這幾年沒有外族膽敢自尋死路,否則他們必將後悔莫及,等他們明白這個道理,可就為時晚矣。
華夏的國力在不斷增長,軍隊的戰鬥力也是不斷提升。或許尋常百姓並不知道這些訊息,但單進卻瞭然於心。
他相信未來的華夏,只會比現在更加強盛,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各個方面都在進行變革。
單進的最終目標,就是將武道之路走通,接著他要將之公之於眾,讓更多的百姓參與其中,讓華夏能夠變得更加強大。
單進當然知道俠以武犯進的道理,他如今讓軍隊修習武道,就是為了防備意外發生。
只要朝廷掌控絕對的實力,就無懼任何挑戰,哪怕真有人膽敢作亂,一樣會被鎮壓下去,改變不了什麼東西。
同時,單進會在華夏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不管他們是什麼身份,什麼背景,都要遵循共同的規則。
除非他們能夠對抗朝廷,對抗單進,否則說什麼都沒有意義。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單進的實力何其強大,任何人膽敢與單進為敵,都只有一個結局。
或許他很久沒有出手了,但又有誰膽敢輕視他呢?
當初的單進,就已經是無敵的存在。
他用自己絕對的實力,鎮壓了一切宵小之輩,讓所有的對手都明白,與他為敵是多麼可笑的事情。
更別說,現如今的單進,作為武道的開創者,他在這條路上走得比任何人都更遠。
而且他還在不斷前進,不斷鑽研,有著系統相助的他,可以在這條路上不斷走下去,直至取得更高的成就。
單進的威望,早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他推行的改革,讓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讓天下人的命運都為之改變。
如今華夏湧現出越來越多的人才,這同樣是單進的功勞。
如果不是單進建立科舉,就算這些讀書人才華再怎麼不凡,也難以脫穎而出,這天下終究是在世家大族的把控之中。
可現在的世家大族,早就衰落了,不管他們是否接受,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
華夏發展無比迅猛,讀書人也是越來越多,曾經世家大族引以為傲的底蘊,現在看來,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他們以為自己積累多年,會有多大的優勢,可實際上,這一切根本不值一提,他們想要對抗華夏,談何簡單?
可以說,現在的世家大族早就認清楚了,如今的華夏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
他們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老老實實聽從單進的安排,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樣一來,他們最起碼能夠安穩的生活下去,不必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單進並沒有限制世家大族參加科舉,可是就算機會擺在面前,想要成功考上,難度一樣非同小可。
因為華夏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世家大族聯合起來,又有多少個人能夠金榜題名呢?
而且這個差距還會越來越大。
或許世家憑藉多年的底蘊,並沒有完全衰落下去。可是按照這個趨勢,他們又能堅持多久呢?
他們的宿命遲早會到來。
如今的新大陸,對於華夏百姓來說,早就不是什麼陌生的東西了。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前往新大陸,兩邊的往來也是越發密切。
單進將新大陸的訊息,公佈在華夏報上,他並沒有隱瞞這些東西,因為這塊土地,終將成為華夏的領土。
提前讓華夏百姓瞭解,也不是什麼壞事。
雖然現在,還沒有更便利的交通方式,但兩邊往來頗為密切,未來隨著工程院不斷的進步發展,會讓華夏出現更大的變化。
單進沒有操之過急,這種事情肯定是要慢慢來,他相信以工程院的能力,如今只是開始而已,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在這幾年時間裡,單進也不是沒有想過,讓工程院研究火車乃至於飛機等工具,可是這兩樣東西,顯然沒有這麼簡單。
就算明白其中理論,想要將之打造出來,一樣耗費大量的精力。
主要是現在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華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沉澱,來積累。
在得知此事之後,單進也是冷靜下來,雖然他是華夏之主,他是穿越者,但他不能太過自以為是。
不管什麼事情,都還要遵循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
如今的華夏,在單進的帶領下,已經發展到這等程度。
已經遠在所有的國家之前,不管其他外族如何追趕,也都無濟於事。
畢竟他們不可能擁有像單進這樣的穿越者,他們想要模仿華夏,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可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做到的。
畢竟從古至今,也沒有幾個人,擁有像單進這樣的威望。
能夠統籌全域性,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如果沒有這樣的本事,怎麼能夠將諸多改革推行下去,怎麼能夠鎮壓那些亂臣賊子?
只有實力足夠強大,才無懼任何宵小之輩,如果沒有這樣的本事,那也只能接受自己的命運,在此沉淪了。
現在的華夏,已經不只是步入正軌,而且是走出了很遠的距離,距離單進的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
等到什麼時候,李世民徹底拿下新大陸,華夏才算是進入下一階段。
華夏的人口,在不斷的增長。
只是以華夏如今的疆域,想要將之完全填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也幸虧單進當機立斷,令人推廣土豆、紅薯等作物,否則如今華夏人口眾多,憑藉以往的糧食,還真不一定能夠維持下去。
當然,有了土豆和紅薯之後,情況顯然不一樣了,別的暫且不提,最起碼能夠讓百姓吃飽飯,不必擔心餓肚子的問題。
當初在單進推廣土豆、紅薯這兩種作物的時候,還惹來不少人質疑。
畢竟他們從未見過這兩種作物,也不知道這些東西能不能填飽肚子。
但事實證明,他們想太多了,既然單進讓他們做這件事情,肯定是早就考慮周全。
但單進並不在意這些事情,他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他看著華夏發展得如此強盛,如此安穩,才能真正放下心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