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單進來說,海外之事不必太過著急,卻也不能耽誤太久了。
因為按照如今華夏的人口增長速度,或許用不了多少年,人數就要飽和了。
到時候,單進肯定要向新大陸大量移民,讓華夏的百姓在新大陸繁衍生息,徹底將這塊土地變成華夏的家園。
至於那些土著,只要他們願意臣服於華夏,願意成為華夏的一份子,單進也不至於將他們斬盡殺絕。
這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
轉眼之間,又是五年之後。
這五年裡,華夏仍舊保持著高歌猛進的勢頭,沒有人能夠阻止華夏的崛起。
更不會有外族狂妄自大到,覺得自己能夠與華夏為敵,這是他們根本無法面對的強敵。
如果他們不能認清楚現實,選擇與華夏抗衡,必將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華夏的戰績擺在這裡,曾經多少外族,都被華夏輕易覆滅。
現在這些外族,都保持著相當的默契,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自尋死路。
單進才懶得理會這麼多,他的目標當然是為了發展華夏,要讓華夏生活的更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才是重中之重。
在這五年時間,工程院終於有了更大的收穫,其中很關鍵的一條,那就是火車出現了。
火車的原理本來就不復雜,無非是將之應用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
工程院匯聚了華夏大量的人才,又有著單進的指點,杜如晦帶領眾多科研人員殫精竭力,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是取得了收穫,成功為華夏打造出第一條鐵路。
在這條鐵路開通的時候,單進親自前往現場觀禮。
同樣在此的,還有無數的百姓。
他們或許不知道,鐵路意味著什麼,但他們能夠從單進的重視感受到,這鐵路和火車並沒有這麼簡單。
至於那些讀書人,或者說有識之士,他們很快就意識到鐵路的重要性。
如果在華夏境內,各個地方都普遍鐵路,透過火車執行,各個地方往來將會變得無比便利。
百姓可以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同時各地貨物運輸往來,都將更加便利,此物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
只不過,想要達成這個目標,顯然不是隨隨便便能夠做到的。
畢竟如今華夏疆域遼闊,想要將鐵路鋪遍所有地方,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就算如今華夏的稅收並不低,可是想要達成這個目標,同樣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
如今的華夏,只是剛剛開始建設鐵路,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其他人作何想法並不重要,關鍵是單進自己,他沒有著急那就足夠了。
他很清楚火車和鐵路出現的意義,也明白鐵路鋪設的難度。
但知道歸知道,單進當然不可能熟視無睹,因為將鐵路鋪遍華夏每個地方,也是他的目標。
後世的華夏不就是這樣嗎?
以如今華夏的國力,遠遠沒法做到這等程度,但他有著足夠的時間,十年不行就五十年,五十年不行就百年。
哪怕單進倒下了,後世之人一樣可以堅持下去,直到將整個華夏連成一片,讓華夏各地串聯在一起。
相信那一天,一定是舉國同慶,所有人都會為之歡呼。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也是工程院進一步的關鍵。
蒸汽機的出現,能夠在各個方面帶來突飛猛進的變化,但具體的效果,這就要看工程院如何利用起來了。
正如單進之前所說的那樣。
工程院乃是整個華夏變革的巨大動力,如果工程院能夠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那華夏的發展,就一定不會停止。
這並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華夏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如果沒有工程院不斷推陳出新,鑽研先進的技術。華夏絕對不可能保持著如今的勢頭,不斷迅猛發展,這根本是痴心妄想。
單進是如此看待工程院的。
可是在杜如晦看來,其實當今華夏最重要的,並不是工程院,而是單進。
如果沒有單進引領,華夏不可能發展得如此強盛,包括工程院,也不可能達到如今這等境地。
二者本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但究其根本,如果沒有單進存在,就不會有如今的工程院,又有哪個君王,會重視這些工匠呢?
單進乘坐了華夏的第一列火車,還別說,這火車執行的十分穩當,雖然速度稍微有些緩慢,卻無傷大雅。
這都是小問題。
後續工程院肯定會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良,隨著時間推移,火車也將不斷最佳化,變得更加先進,效能也會不斷的提升。
在工程院成功打造出第一列火車之後,剩下的問題都不足為懼。
畢竟很多事情的關鍵,就在於第一步,只要成功踏出第一步,便能循序漸進,井然有序的做下去。
這是單進對工程院的期盼。
現在的工程院,可以說是責任重大,他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如今的工程院,早就不是當初的模樣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不斷發展,也是擴充套件出更多的部門。
不同方向的研究人員,在不同的部門,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
他們履行自己的職責,為華夏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每個人都竭盡全力,他們希望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希望能夠取得更高的成就。
曾經無人在意的工匠,也是現在的科研人員。
單進既然給了他們這個機會,讓他們有證明自己的可能,那他們就會全力以赴。
不管曾經那個時代,工匠的地位如何,現在都無關緊要了。
他們早已成為新時代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