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警視廳時,是重新考取了駕照的佐藤美和子開的車,當然,她開的是菅野的路虎衛士,菅野在把車鑰匙交給這位下屬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警告她“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飆車”,這輛車可是他剛買沒多久的,要是再遇上車禍他會心疼死。
至於為什麼菅野不自己開車,是因為他需要空間和時間去思考案情。
他總不能一邊開車邊一分神思考案情吧?萬一出了事故,他也就不用想著破案了,去想怎麼保住工作才是那時的第一要務……
要說上鷺宮搶劫殺人案的調查起初進展非常順利,搜查本部很快就鎖定了第一名嫌疑人,也就是來田武雄,並將其設定為了頭號嫌疑人,在後續的搜查過程中也透過遺留在案發現場的子彈殼上的指紋,坐實了來田武雄便是其中一名持槍劫匪。
可是警方雖然鎖定了來田,卻遲遲沒辦法將其捉拿歸案,因為來田在完成搶劫後便立即帶著他的女情人川美里潛逃了,警方在全國範圍內公開了來田武雄和川美里的照片,對兩人進行了“公開通緝”,可始終沒有下文。
有一個觀點是他們已經逃出了日本,帶著贓款趕赴國外。
比如印度尼西亞之類的地方。
這樣一來,除非當地的警方無意間發現了他亦或是川美里,亦或是兩人在國外混不下去主動回到了國內,否則能從大海里撈出這兩根針的機率微乎其微——這將會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來田無法歸案,警方就沒辦法透過他獲取那第二名劫匪的身份,根據目擊者的說法,兩名劫匪都是男性,這就說明不存在和來田一起潛逃的川美里就是第二名持槍劫匪的可能性。
就在搜查本部深挖來田的社會關係之際,石冢丸二出現了……
事實上,菅野第一次是在本部系檢察官刈谷雅治的口中聽說了“石冢丸二”這個名字的,所以刈谷才是警檢雙方中第一個查到此人的人,他的訊息來源並不明確,但菅野估計他是從“道上的人”那裡聽說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刈谷不願意在搜查本部直白地提出石冢這個潛在嫌疑人。
所以菅野才會幫他做了調查,確認這個石冢確實存在嫌疑。
由於白鳥是搜查本部的調查主任,菅野沒辦法直接闖進去鬧事,即使鬧了白鳥也不一定會理他,所以他透過小田切這個渠道,把石冢丸二的資訊傳遞給了搜查本部的警察。結果導致石冢被另案逮捕,接受了長時間的審訊。
而正是因為小田切的出面和石冢在接受審訊時惡劣的反應讓搜查本部的大部分警察都把他當成了頭號嫌疑人看待,再加上石冢本人的態度又很強硬,一直不願意回答任何有關上鷺宮搶劫殺人案的相關問題,這才會有了後面的“高壓審訊”。
而在第一次勾留期的倒數第二天,也就是石冢被逮捕的第十九天。
石冢在警方的高壓攻勢下“撂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警方一直在圍繞他“主動提供”的口供做文章,意圖憑藉這份口供,在沒有其他實質性證據的情況下做實這起案子。
可誰成想這個混蛋竟然當庭翻供了,並聲稱他是在警察的“刑訊逼供”下才不得已提供了那份做實了他罪名的口供……
這起事件的大致脈絡便是如此,其中並不為眾人所知的隱線便是石冢和身為取調官的大場之間的較量……
在這場較量中,石冢可以說完勝了審訊經驗豐富的大場。
如果大場所說的話都是真的,那負責審訊的警察從一開始就踏進了石冢丸二的圈套,與其說在當時的審訊室裡是白鳥、大場他們在審石冢,不如說應該是石冢在反過來審他們這些警察。
那就是說,石冢被逮捕後的數百個小時的時間裡,這個狡猾的混蛋一直在觀察警察們的動向,在那個外人看不到,也無法介入的“黑箱”裡,石冢一直在把警察們玩弄於股掌之間,他看透了白鳥、大場等人的性子,並做出相應的回應,最終使得案件的天平無限傾向於自己這邊……
——這個可能效能有多少呢?
假如。
假如搜查本部的所有警察都是飯桶,石冢比他們高明好幾倍。
假如這一切都在石冢的計劃之內,預料之中。
那麼他布這麼大的一個局,受了這麼多的罪,最終目的是什麼呢?
——像大場所說的那樣報復警察,還是說另有原因?
……
作為一名被檢方指控的犯人,石冢最想要的或許是“無罪判決”的這個結果。
假如他的不在場證明成立,那他確實會逃脫法律的制裁……
不不不,如果他的不在場證明成立,他就不是兇手,而是被冤枉的好人,就不能說他是“逃脫了制裁”,這種說法並不合適。
可既然他有確切的不在場證明,那當初為什麼會故意向警方服軟提供口供呢?
如果這是他計劃中的一環,那他的目的只能是藉此讓檢方將他推向法庭,好讓他當庭翻供,讓警方丟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