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永淳二十一年,女皇恆嘉怡病重,由其正夫大梁王李梟代掌朝政,次年四月,女皇崩逝,享年四十四歲。
按照大梁祖制,皇帝駕崩,當由皇太女繼位。三皇女恆雪便是先皇帝生前立的皇太女,當她背後的家族勢力沾沾自喜準備擁立她登基之際,大梁王李梟突然率軍發動政變,一夜之間便佔領了皇宮。
隨後李梟下令將後宮裡有所出的男子一概賜死為先帝殉葬,無所出的男子統統剃度送往先帝陵園守陵。
廢除恆雪皇太女之位,貶為庶人,流放到千里之外的漠北。而養尊處優的她還沒走到二百里,就病死在途中。亦有流言傳出她是被毒死的。
二皇女恆嬌被貶為庶人,流放到八百里之外的南疆。但是士兵去捉拿她時,她卻神秘地消失了,至今在追捕中。
短短七日,大梁的京城就變了天,接下來,李梟便要籌謀改朝換代,登基稱帝。
話說李梟早已手握重權,大半個朝廷都是他的追隨者。駐守在玉華國的長子恆瑾還統領著十萬振東軍,與他遙相呼應。
此一番,李梟蓄謀已久,勢在必得。
他坐鎮京城,親自指揮各路軍隊,凡不擁立他為王者,斬立決。凡願追遂他者,加官進爵,封妻廕子。一切看似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料不出三個月,整個大梁將掌握在他的手中。
不想李梟卻低估了千百年來根植在大梁人骨子裡的信仰,男性想要在這片領土上當皇帝不是一朝一夕能被接受的,加之他又是個外鄉人,反抗的呼聲此起彼伏。
二皇女恆嬌的父族鳳家,本就掌握著大梁北方的軍權,在大梁根基深厚,世代對大梁忠心耿耿,如今必然帶頭反對李梟稱王,尋找失蹤的二皇女恆嬌,擁立其稱帝。
南方的襲家是皇太女恆雪的父族,其叔父襲祥東為當朝右相,身後追隨者之多不亞於左相易敏之,從南方各州郡到朝廷的勢力盤根錯節,勢力不容小覷。
自從恆雪與其父親被賜死,襲家便與李梟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遂與北方鳳家軍聯手,一起討伐李梟。
還有恆氏宗族及多位被貶斥的郡王亦是不服,在鳳家和襲家的遊說下,相繼都加入了討伐李梟的大軍。
三個月過去,李梟不但沒有得願以償,形式反倒變得不利於他。
更讓李梟忌憚的是,在這不利的形式下,當初死不見屍的大皇女恆薔突然現身了。
“稟王爺,大皇女殿下恆薔突然出現在東部邊境,號稱率領四十萬大軍向京城挺進,前來……平反。”一探子手持旗子,快速跑進大殿,半跪著說道。
“什麼?”李梟和殿內將士聽聞此話均感詫異。
“大皇女殿下?你是說本王的女兒復活了?荒謬!”李梟噌得站起來,黑著臉呵斥道。
“稟王爺,此人與大皇女殿下長得一般無二。”探子抱拳謹慎地答道。
李梟蹙眉,暗暗吸口氣,“莫非這小孽障果真命大,墜崖沒死?”但轉念一想,“前陣子瑾兒派人來報發現與她相似之人出現在玉華國,後又報認錯,本王就沒放在心上。如今,突然現身,莫不是有心人在這個節骨眼上使得詭計?”
遂問探子,“她……哪來的四十萬大軍?”
“稟王爺,這些軍隊乃是與大皇女殿下聯姻的各國出的兵。鴻國二十萬,風國五萬,玉華國五萬,還有……鎮東大將軍率領的十萬振東軍。”探子低頭答道。
李梟瞬間豎起了眉毛,瞪大了眼,手掌啪一聲拍在了桌上。“這一聽便是鴻國耍的詭計,想要趁火打劫!我那沒出息的逆子竟中了計!做出了引狼入室的愚蠢舉動!”
殿內的部分官員和將領自聽到恆薔的名字,心中便有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歸屬感。畢竟千年祖制不易打破,當下願意跟隨李梟打破祖制確實因為他後繼無人只得死拼,其道路之崎嶇難以想象,若失敗便是毀家滅族、遺臭萬年的結局。
如今,若真是有著恆梁王朝正統血脈的嫡長女迴歸,擁立她,戰鬥的信仰、底氣和未來全有了。擁立她,也比擁立李梟更得人心。倘若他們父女二人能聯合起來,挑戰祖制的革命就變成了皇位的爭奪戰,更是容易了許多。
這些官員開始竊竊私語,有人的想法竟不謀而合。
“王爺,倘若真是大皇女殿下現身,您與她血濃於水,派人前去遊說,勸她與咱們聯合,天下豈不唾手可得?”中書令王大人說道。
左相易敏之聞言,快速的與李梟目光碰撞,遂斥道,“王大人豈不是痴人說夢!大皇女殿下已被刺殺三年多,舉國哀痛,您裝作不知?這一聽便知是詭計,如今正值王爺舉事,內外敵對勢力都需防備,吾等要對王爺忠心不二,切不可動搖軍心!”
王大人低頭,與左右相視一眼,道:“既是詭計,吾等也可將計就計,有大皇女這面招牌,吾等亦可收攬人心,目前的局勢便可逆轉。”
“此計可行,有了大皇女,王爺的鴻圖霸業可攻可守。”兵部尚書張大人抱拳說道。
聞言,李梟垂眸,內心躊躇,“這千百年女主的天下想要易位男主,確非一朝一夕能被接受。如今想來,母后果然是個狠辣高明的女人。將我李家天下牢牢握在手中,才將我兄弟三人除掉。與你相比,我倒是缺乏耐心與遠見。哼!我原不屑於學你,如今要先學你才能超越你!”
遂起身,道:“各位大人、將軍,李梟與各位同生死!剛才王大人的建議不無道理,本王馬上派人前去核實,若真是吾女復活,定使她前來匯合。若不是,吾也能造個大皇女出來,還要勸得吾兒瑾前來歸順!唯盼天下早定,與各位共享榮華!”
“王爺高見,吾等定為王爺出生入死!”殿內的眾人一起抱拳高呼……
話分兩頭說,在大梁東部,號稱大梁大皇女恆薔的女子與皇長子恆瑾,率領著四十萬大軍日夜兼程,趕赴京城,預計二十七日便可抵達。
大軍行至第十四日,駐紮在望江郡郊外。
恆薔和恆瑾在帥帳中,與三位將軍圍著地圖,商討計劃。恆薔身邊站著她的未婚夫錢竹默。
這三位將軍是誰?
一為鴻國的知名戰將莫風大將軍,二為風國的禮親王世子韓松淵,三為玉華國的頂級劍客鳳九天。
看這三人的組合,便知這一切都是鴻國皇帝軒轅袏與玉華國皇帝白望春的策劃。
自打恆薔向軒轅袏表露想要回國的心願,以及被生父加害的經過,軒轅袏便開始為她籌謀回國的奪權。派人前往大梁,告知女皇實情,意欲裡應外合。不想,使者才到大梁,便遇上了女皇駕崩,大梁宮變。軒轅袏遂與玉華國皇帝白望春商議,決定發兵助恆薔奪權,風國亦緊隨其後。
當然,此行動不僅僅是為了愛情,恆薔若繼位,能為這三國帶來的利益,自不用細說。
恆薔又是如何贏得恆瑾的支援?為何這振東大將軍背叛了他的父親?當然要有人點化他才可。
試問恆薔身邊誰有此能耐?自然是那長有七竅玲瓏心,號稱天機星下凡之人。
此人如今已不再長髮如瀑,優雅如蘭的易蘭卿。代之為落髮出家,看破紅塵的了空和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