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73章 壓軸題

到了7月8日,裴瑜終於要告別這輕鬆愜意的日子,正式住進IMO組委會安排的比賽地。

隊員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將這幾天在華沙遊玩時買的紀念品整理好,登上了組委會安排的大巴車。

行李收拾好後,隊員孔翔宇忍不住抱怨起來。他坐在大巴車上,臉上寫滿了不安。他忍不住對汪教授抱怨起來:

“汪老師,這幾天玩得是痛快了,可我怎麼覺得腦子裡之前準備的那些公式、定理都快忘光了啊?再不復習,我怕比賽那天腦子一片空白,啥也想不起來。”

汪教授依舊是那副不緊不慢的樣子,語氣平和又堅定地說:“忘光了?沒關係。真正的數學素養,解題能力,都是靠平時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你們想想,這幾年你們熬了多少夜,做了多少題,腦子裡早就有了積累,就這幾天不做題,又能怎麼樣?放鬆心態,比賽那天自然能發揮出來。腦子休息好了,思路才會更清晰,比賽時反而更容易進入狀態。”

隊員們聽了這話,半信半疑地對視了一眼,孔翔宇雖然還是有些不安,但也不好再說什麼。

7月8日下午,華沙的天空湛藍如洗,陽光灑在IMO開幕式會場的草坪上。

裴瑜提前換上了統一的華國隊隊服,衣服鮮豔的紅色在陽光下格外奪目,胸前印著的五星紅旗更是熠熠生輝。

到達開幕式現場後,場地裡已經聚集了來自38個國家的代表隊,各種膚色的人混雜在一起,英語、法語、蘇維埃語、西班牙語……各種語言交織在一起,非常熱鬧,現場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

華國隊鮮豔的紅色隊服格外顯眼,很快就吸引了不少其他國家隊員的目光。

沒過多久,幾個金髮碧眼的歐洲隊員走了過來,他們穿著淺藍色的隊服,手裡拿著相機,用英語問道:“我們能和你們合個影嗎?你們的隊服看起來真酷!”

裴瑜點頭回應:“當然可以。”

她還主動幫著調整站位,讓大家都能拍到最好的角度。

快門聲“咔嚓”響起,鏡頭定格下了這一刻。

合影結束後,華國隊的隊員們顯得落落大方,紛紛主動與其他國家的隊員分享這幾天在華沙的見聞,還交換了一些小紀念品、合影留念。

裴瑜尤其受到關注,不僅因為她的英語流利,發音標準,能輕鬆地與其他國家會說英語的隊員聊上幾句,還因為她長得確實好看,給其他國家的隊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少人主動找裴瑜合影,甚至還有人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對她說“你好”。裴瑜耐心地一一回應,體現出了華國國家隊的新面貌。

IMO考試分為兩天進行,分別是7月9日和7月10日上午,每天安排4個半小時的比賽時間,總共6道題目。

這種賽制與華國隊員們在南開大學舉行的數學奧賽冬令營考試形式一致,因此對裴瑜和隊友們來說,考試流程並不陌生,真正的挑戰在於題目本身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比賽現場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壓力。

IMO的題目並非由主辦方單方面提供,而是從各參賽國提交的備選題中精選而出,確保試題內容不會偏向某一國家的數學教育風格或知識體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