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83章 爺爺的驕傲

錦江飯店的餐廳裡,一派熱鬧景象。餐廳裡擺著圓桌,紅木椅子擦得鋥亮,服務員穿著統一的制服,端著茶壺和盤子穿梭其中。牆上還掛著幾幅山水畫,透著一股雅緻。

裴瑜的爺爺裴燁今兒個顯得格外精神,穿著一件熨得平平整整的中山裝,臉上掛著掩不住的笑意,腰板挺得筆直,步履矯健,精神頭十足,整個人都散發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彷彿一夜之間年輕了十歲。

他站在餐廳中央,左手叉著腰,右手高高揮舞著一張嶄新的《京海日報》,報紙頭版頭條上赫然印著“熱烈慶祝我國首位IMO女選手奪金”的大標題,黑體字格外醒目,旁邊還配了一張裴瑜手捧獎牌和市領導合影的黑白照片,照片裡的裴瑜笑得自信又燦爛。

“來來來,老張啊,快過來看看這份報紙!看看我家瑜兒,了不得啊!”裴燁把報紙抖得“嘩啦”作響,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老張從一旁湊過來,接過報紙,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了一番,嘴角勉強扯出笑容,羨慕地說:“哎呀,裴老哥,這可真是大喜事啊,恭喜恭喜!小瑜這孩子,了不得。咱家那幾個小囡囡,哪能跟你家裴瑜比啊,到底是天賦不一樣。”

雖然嘴上說著恭喜,但老張的心情卻十分複雜,畢竟自家孫子孫女雖也爭氣,卻遠沒有達到這種轟動全國的高度。

裴燁一聽這話,更是來了勁,嗓門又拔高了幾分,生怕餐廳裡有人沒聽見:“IMO金牌啊,老張,你曉得這是啥概念不?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世界上最頂尖的數學比賽!咱們國家參加這麼多年,頭一回有女選手拿金牌,頭一回!這不光是我家瑜兒的榮耀,也是咱們國家的驕傲啊!聽到沒有,各位?”

他一隻手叉著腰,一隻手拿著報紙,在餐廳裡來回踱步,步子邁得虎虎生風,時不時掏出一張報紙,塞給相熟的老朋友,臉上滿是得意的神色,時不時的還給相熟的人再發一張報紙。

“老李,你也來看看。我家小瑜這照片拍得蠻精神的吧?那天市領導還特意接見了她,握手的時候還說,‘小同志,你是咱們國家的未來!’你聽聽,這話多提氣。”

“這金牌可不是隨便拿的,聽說比賽題目難得出奇,國外那些選手一個個都是頂尖腦子,可我家小瑜愣是給他們比下去了。這孩子,從小就聰明,讀書從來不用我操心,腦子轉得快,數學那是一絕。”

“唉,你沒見過IMO金牌吧,那玩意兒,金光閃閃,沉甸甸的,拿在手裡那叫一個分量。哪天我帶過來,讓你也沾點喜氣,保不齊你家小囡囡也能受點啟發,考個好成績。”

老張聽了這話,乾笑兩聲:“哎,裴老哥,你就別打趣我了。沾喜氣是好,可我家那幾個,腦子哪有小瑜這麼靈光啊。你們家這是祖墳上冒青煙了,出了這麼個好苗子!我看啊,回頭裴瑜搞不好還能出國深造,當個大科學家。”

裴燁眉開眼笑,故作謙虛卻難掩得意:“老張,話別說得太滿,孩子還小,路還長著呢!不過嘛,嘿嘿,現在國家政策也開放了,以後出去學點先進東西,也不是沒可能!”

他越說越興奮,乾脆把報紙攤在桌上,指著照片給其他還沒看到的人看。周圍的食客有的點頭附和,有的笑著恭喜,還有幾個老人家也圍過來,七嘴八舌地誇著。

餐廳裡觥籌交錯,氣氛熱烈,紅木圓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菜餚,八大碗十六小碗,色香味俱全,熱氣騰騰,香氣四溢,排面十足。

晶瑩剔透的魚翅湯、紅亮誘人的東坡肉、翠綠欲滴的清炒時蔬,還有那一盤盤精緻的點心。周圍的賓客們推杯換盞,笑語喧譁,紛紛議論著裴瑜的驚人成就。

這時,餐廳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裴燁的兒子裴榮從門外走了進來,懷裡抱著一大摞報紙,臉上也帶著掩不住的笑意。

他一進門就衝著裴燁喊道:“爸,《科技日報》和《青年報》都買回來了!還有幾份地方小報,也都提到了瑜兒!你瞧瞧,這《科技日報》上還專門寫了一整版。”

他一邊說,一邊把報紙遞給裴燁:“我在報亭排了老長的隊,好不容易才搶到這麼多份,差點被人全買光了,大家都想看看咱們家瑜兒的風采。”

裴燁接過報紙,粗略翻了翻,笑得合不攏嘴。

這些報紙,無一例外都在大篇幅報道1986年的IMO金牌得主兼北大保送生:裴瑜同學。

只不過,各家報紙的側重點各有不同。

有的報紙著重宣揚華國曆史上首位拿到IMO金牌的女選手,稱其為“巾幗不讓鬚眉”的典範。

有的報紙則聚焦於裴瑜在京海一中的奮鬥史,詳細描述了她如何在繁重的學業中脫穎而出。

還有的報紙採訪了裴瑜的同學和老師,宣傳她曾經無私分享的學習方法,稱她為“學習的榜樣”、“學習上的雷鋒”。

裴燁一邊翻看著報紙,一邊不住地點頭,嘴裡還唸叨著:“好,好!咱們瑜兒就是爭氣。這些給老席他們看,他們那些在國外留過學的,肯定懂得欣賞瑜兒這金牌的含金量。這可是要寫進歷史書裡的。”

過了一會兒,裴燁瞥見居委會的林主任從餐廳門口走了進來,立馬從一摞報紙中抽出一份《京海教育報》,滿臉堆笑地迎了上去:“林主任啊,快來看看這個,我孫女保送北大了,連高考都不用考。”

林主任接過裴燁遞過來的報紙,眯著眼睛仔細看了看,忍不住讚歎道:“嚯,裴瑜這孩子,了不起,了不起!她是真有本事。咱們社群出了這麼個人才,也是咱們的光榮。現在政策好啊,知識分子吃香,有真才實學的,國家都會重用。像裴瑜這樣的,未來肯定能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

裴燁聽了這話,心裡更是樂開了花:“那可不,林主任,您說得太對了。這年頭,國家正需要人才,我家瑜兒就是趕上了好時候。回頭再深造深造,保不齊還能為國家搞點大專案,爭更大的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