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學霸的黃金年代

第53章 新的野心

和上次在京海市圖書館中自習的內容不同,裴瑜沒有接著研究數學在金融領域方面的應用,她的注意力完全被系統的時間迴圈功能吸引了。

在火車上睡著之前,她看似閉著眼睛躺在下鋪,實際上是在用意念探索系統,想知道怎麼才能重新觸發新的存檔點。

作為一個上輩子游戲時長高達上千小時的重度Steam玩家,她對及時存檔的重要性再清楚不過了。

存檔就是遊戲中的後悔藥和進度條,她做出重要選擇之前,或者完成某個任務之後,都會及時存檔。這樣即使她以後操作失誤/角色掛了/選錯對話,還可以直接回到存檔點重來一遍,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同理,如果她可以用系統隨意存檔的話,在現實中就相當於無敵了,無論怎麼作死都能直接重開,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付出任何代價。

上輩子的她就特別喜歡飆車,搶到好車後一腳油門踩到底,遇到什麼情況都不帶剎車的。

可惜裴瑜研究了系統半天,還是沒能找到控制存檔點的地方,勾心撓肺地想知道為什麼。

她猜想,啟用時間迴圈的關鍵在於某種心理狀態。第一次開啟時間迴圈時,過去某些死掉的記憶突然攻擊她,讓她進入了某種和現實解離的狀態,這是那個時間點上唯一的特殊變數。

裴瑜還記得,剛繫結系統時,系統說它和DeepSeek屬於不同的技術路線。這樣豈不是意味著,系統承認了它是一種類似人工智慧的黑科技,而不是玄幻高魔世界觀下的修仙法寶什麼的。

既然系統是一種科技產物,就必然符合數學和電腦科學的基本邏輯、必然是地球人或者外星生物智慧的產物。

要知道,上輩子火爆全球的DeepSeek,正是華國頭部金融機構“幻方量化”孵化出來的開源大模型。

韭菜們在市場上追漲殺跌,投資情緒往往是不理性的,他們吱哇亂叫的文字會在網際網路中留下許多痕跡。這些文字和影象、聲音一樣都屬於非結構化資料。

而深度學習模型,尤其是卷積神經網路(CNN)、迴圈神經網路(RNN)和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非常擅長處理韭菜的這些非結構化資料。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幻方量化將大模型當作主攻賽道,利用語言大模型識別韭菜們的情緒,還透過深度學習的方法,從其他非結構化資料中挖掘出了不少量化交易因子。

降維打擊韭菜的同時,幻方量化無心插柳柳成蔭,在預訓練階段僅消耗了2048塊GPU,花費550萬美元,訓練時間不到2個月,便孵化出了DeepSeekv3,實現了與閉源的ChatGPT相媲美的效果,不久後還孵化出了自帶思維鏈的DeepSeekR1,成本之低可謂是“AI界的拼多多”,而同類產品ChatGPT耗費了上百億美元的投資。

當時DeepSeek和ChatGPT懸殊的訓練成本差距震驚了華爾街,戳破了不少建立在人工智慧基礎上的金融泡沫,直接導致美股一度出現暴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