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說阿玦哥哥要讀書、習武,說是回門兒之後,只讓他初一、十五到我屋裡,平時只讓我照料一下衣食。”
“我看她就是嫉妒我們夫妻感情好,怕我搶了她的兒子。自己過得不好,就不許我們過得好,就是個可惡的老寡婦!”
巧蘭附和著道:“夫人說的是,可是老夫人畢竟是你的婆母,要叫一聲母親的,這些話可不能讓外面的人聽到。”
“那兩位夫人的事兒夫人你放在心上就好,要是剛進門兒就跟她們爭執起來,對你和咱們夏家、楚家的名聲都不好。”
一個孝字大過天,只要不是出了大事了,新婦就得服軟,這是沒有法子的事。
夏明月出嫁前,楚氏就叮囑過她,她在閨中時家裡把她當眼珠子似的捧著養著,可到了人家家裡,人家的兒子才是這家裡的眼珠子。
尤其是端侯府這樣的地方,因為襲爵的事兒一直懸著,這些年何夫人能把李玦教養得這麼好,要比正常的勳貴人家艱難許多。
在環境的磨礪下,何夫人對李玦的付出比尋常高門婦人對兒女的付出更多,李玦跟何夫人的母子關係也更緊密,他們這對兒母子是在艱難中相扶相持走過來的。
從前夏明月只是跟李玦見見面,私下談點小情小愛,他們母子間的這些東西或許能感覺到,但是並不會太明顯。
可是夏明月一旦嫁進來了,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她本身又是個看重情愛的人,何夫人在她眼裡很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總跟她搶夫君的老寡婦。
這也是早些時候楚氏想讓夏明月嫁給華靖離的另一個原因,因為相對來說華家也經歷過磨難,卻是個健全的人家。
華葉峰和董氏夫妻間相敬如賓,對華靖離的教養就是普通勳貴人家的正常教導,董氏沒有在華靖離身上付出過多,母子倆也能有商有量,很有分寸。
不像李玦和何夫人,要是李玦哪天為了夏明月頂撞了何夫人,豈不是辜負了何夫人未曾改嫁將他從艱難中獨自拉扯長大的付出?
夏明月這時候開始體會到楚氏的擔心了,可是說什麼都沒用,她已經嫁過來了,而且要是她嫁給了華靖離,只會比現在更慘。
一想到夏明嫣,夏明月的心情立刻好了起來,她像只小鬥雞一樣昂起頭: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是兵部尚書之女、相府外孫,她們還敢把我怎麼樣不成?她們不是不走麼,今日回門兒,我讓母親敲打阿玦哥哥幾句就是了。”
“咱們夏家也不是隻有她夏明嫣是個大方的,巧蘭,你去準備一下,給這兩位夫人都備份餞別禮,回來就給她們送去。”
“我倒要看看他們有沒有臉面賴著不走,我馬上就是端侯府的當家主母了,她們想安排自己的兒女進府,進來了,還不是得在我手底下過活。”
“要是她們識相點,趕緊給我滾出去,我還會考慮幫她們安排一二,不然我讓她們這輩子都不能再進府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