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月上一世便不喜華家粗獷,說是跟夏家很是不同。難道她想要融入華家,現在就要如他們這般?
夏明嫣自幼被規矩的條條框框限制得死死的,一下子也改變不了,眼下只能守著禮多人不怪的原則,慢慢來。
只是不知,董氏拒絕她,單是因為不想跟華靖離鬧僵,還是看出了她的謀算,但願是前者吧。
二人都因為自己的打算感到尷尬的時候,華家其他人被引了進來,跟夏明嫣一一見禮。
打頭的是華青青和華靖和,夏明嫣送了華青青兩支上好的珠釵,華靖和則是中規中矩的一套文房四寶。
董氏一一介紹著他們:“靖和昨日替靖離去迎的你,你們已經認識了,他如今還在唸書,白日裡要去書院,是個不著家的。”
“這是青青,她跟我說昨晚也去見過你了。她生母李小娘走得早,在我這兒就跟我生的沒什麼兩樣。這丫頭膽子小,我也教不明白她,以後你替我多教教她。”
夏明嫣客氣地應了:“二弟和妹妹的性子都很好,將來都是有前程的,母親過謙了。不過二弟若是之後想換家書院,妹妹想要去外面讀女學的話,妾身倒是可以幫上些忙。”
華靖和現在就讀的書院有個巨大的問題,就是李玦也在那兒讀書,這二人平日裡就跟斗雞一樣見面就啄。
華靖和看上去跟李玦不相伯仲,實際上性子要單純許多,上一世他便做了一世的風流才子,半點沒沾上仕途的邊兒。
這樣的人跟李玦在一起久了,誰知道會不會被算計了去。她也不能只隔開華靖離和李玦,卻讓華靖和天天見到李玦吧。
還有華青青這怯生生的性子,不是她一個人能夠教出來的,她得多開拓外面的人脈,多跟人結交,在交往中漸漸改變才行。
董氏不懂這些,可她想著讀書、學規矩上,夏家和楚家都比華家強,自然沒有不答應的:
“你們兩個還不趕緊謝過你們嫂嫂?都是不著調的,以後可不能再沒規矩了,小心鬧笑話。”
說完,董氏才看向二人身後站著的婦人,她甚至輕咳了一聲,清了清嗓子才道,
“這是卜小娘,靖和的生母,她跟我們可不一樣。她是宮裡賜下來的貴妾,比我這個正室還貴氣,誒,就跟你一樣板正、守規矩。”
董氏這話說的,難怪當初夏明月會那樣說董氏,還說是董氏把她推到卜小娘身邊的。
卜小娘再是宮裡賜下來的,也不能因為這人和自己的正經兒媳婦都在規矩禮儀比他們規整,就把兩個人歸在一起吧?這也太不會說話了。
不過卜小娘這個人一看就和董氏不一樣,就看那身板兒挺的,四十多歲了,還跟十幾歲的宮人似的,無端端的就比董氏看起來高了一頭。
說難聽點,這人在往董氏身邊一站,就是跟董氏做對比來的,估計董氏一看到她就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