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21章 知府陳洪謐

“嗯,說得似乎有些道理。那天那些圖是你畫的?”

“大人,是我畫的。”

“你會畫畫,字又寫的那麼好,我準備讓你來府衙做衙役。我們的一個衙役回家守孝去了,要三年後才能回來。你覺得怎麼樣?”做了衙役也算官府的人了,一年也有20多兩銀子收入,比做木匠輕鬆多了。

“大人,我只讀過幾年私塾,13歲就跟著師傅學徒了,恐怕做不了衙役。”

“唸了幾年私塾就寫得一手好字?這樣吧,你把這篇文章念一念”,說著,把手裡拿著的書遞給劉雲龍。

劉雲龍接過書,看了看封面,是馮夢龍寫得《喻世明言》,知府正在看第9章《裴晉公義還原配》,於是就讀道:

“說話的,你只道裴晉公是陰德上積來的富貴,誰知他富貴以後,陰德更多。則今聽我說“義還原配”這節故事,卻也十分難得。話說唐憲宗皇帝元和十一年,裴度領兵削乎了淮西反賊吳元濟,還朝拜為首相,進爵晉國公......”

讀了一段,知府問道:“你能把這段話寫下來嗎?”

“可以。”

知府從桌上拿起一支毛筆,一張紙,說道:“那你就在這裡寫。”

“大人,毛筆字我寫不好。”

“嗯?那你用什麼筆寫字?”

“我用鵝毛筆。”

“鵝毛筆?”

“嗯”,說著,劉雲龍從褲兜裡掏出一支鵝毛筆來,遞給知府大人。

陳知府接過筆,看了看,心想這個鵝毛也能寫字?於是說道:“你寫給我看看。”

劉雲龍就坐在趙永忠搬來的椅子上,用鵝毛筆蘸了點墨汁,把剛剛讀的那段話用繁體字寫了下來。寫完後,站在了邊上。

陳知府在看他寫字時,心想以前只聽說洋人用鵝毛筆,只是沒見過,今天總算見過鵝毛確實可以寫字了。

陳知府看過字後,說道:“按我看,你完全能勝任衙役之職,來府衙做衙役,收入比你做木匠多,又不費體力。機會難得哦,好多人都在搶著呢。”

進了府衙做衙役,就相當於後世的公務員,而且是市級公務員,到縣、鎮辦事都方便多了。

“大人,我還真做不了衙役。你還是推薦其他人吧,我還是做我的木匠吧。”

“做木匠比作衙役好嗎?”

“我做木匠苦是苦了點,但收入比衙役高。”

“啊?你一年能有多少收入?”陳知府心想,做個衙役好壞一年也有20兩銀子收入,足夠養活一家人,難道做木匠的能賺30兩?

“大人,不多,200兩還是有的。”

知府大人和衙官趙永忠聽後,傻了眼。趙永忠跟了知府4年,一年的收入才50多兩,你一個木匠竟然一年有200兩銀子的收入?

趙永忠在旁邊問道:“你做的是什麼木匠?”

陳知府本也想這樣問,即使給皇帝造房子的工匠也沒200兩銀子的收入呀,除非是在工部裡任職。

劉雲龍告訴知府:“大人,我和我師傅一樣,就做普通木匠。”

陳知府想,許多人託著各種關係,爭著要來做衙役,怎麼今天遇到了一個不想做衙役的人,你一年收入有200兩的話,還會做木匠?真是好心當了驢肝肺。不過,這可能是他不願進官府的推脫,於是說道:“哦。我看上次你畫的圖蠻好的,聽說巡撫衙門馬上也要改造了,到時我把你推薦過去,看看你能不能給他們出出主意”。

前兩天,巡撫大人聽說有人替陳知府畫了幾張圖,特意讓他帶過去看的,巡撫大人看過後,就說等巡撫衙門改造時,讓這個木匠也畫幾張圖。

劉雲龍說道:“大人,多謝抬舉。不過,這次我想來求你一件事。”

知府問道:“什麼事?”

“我想在城南買一塊地,不知是否可以?”

“買地?買多少?幹嘛用?”

“買個40畝地,造房子。”

“啥?”知府想,看來這個木匠真賺大錢了,想造房子了,不過造40畝地的房子也太多了吧,難道準備造莊園?於是問道:“你造那麼多房子幹嘛?”

“嗯......,我就開個小作坊。”

“40畝地的作坊還是小作坊?”陳洪謐心想蘇州城裡哪個作坊能佔地40畝?不會是來忽悠的吧,就說道:“城南那塊地是府學的,你買去了,府學靠什麼支度?”

“大人,我暫時只買40畝地,不能買的話,租也行,由我承擔這些地該分攤的府學支度。”

“你去和府學商談,談妥了,我這邊是沒問題的”,現在物價比前幾年有所增長,府學官田就這麼多,畝產沒有提高,可府學的支度卻越來越大,快入不敷出了,要是有人替府學承擔一部分費用,官府自然不會反對。

“謝大人。不知大人能否寫一份引薦書?”劉雲龍可不認識府學教諭,如知府能引薦一下,辦事就容易多了。

“這個可以。現在府學的教諭叫吳顔謙,舉人出身,人很精明,已在府學6年了。你和他好好談談,應該能談得攏。”陳洪謐一邊寫引薦信,一邊想你要忽悠就去忽悠吳顏謙吧,我也沒閒工夫與你瞎扯。

“我去試試吧”,劉雲龍接過陳知府的引薦書,對陳知府說道:“多謝大人了”。

說完,他走出了偏廳,回到了後花園,與錢師傅和三個師弟打了個招呼,離開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