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第十四章中的“水稻、棉花已到了開花季節”應為“水稻、棉花已快到了收穫季節”。
鐵鋪的砂皮銷售每天也有了200張,劉雲龍就給砂皮起了個品牌“蘇峰”。儘管銷量不多,但砂皮的淨利潤每天也有400文。
劉雲龍也給父親熬製的明膠起了個品牌,叫“蘇力”。
考慮到有大批村民要買拉細機,劉雲龍就給生產的拉細機起名為“蘇星”品牌。
至於生產的軸承,因暫時不對外銷售,因此還沒給軸承起品牌號,今後要對外銷售時,在起名也不遲。
這樣劉雲龍生產的產品已有“清泉”肥皂(香皂)、“百雀羚”潤膚膏、“蘇峰”砂皮、“蘇力”明膠、“蘇星”拉細機。
村裡的機器多了,村裡人派了代表跟著劉萬祿去了平江大街賒粗線錠,順便把劉家三兄弟紡好的4000錠細線交給線坊。這次,他們自己搖了2條船到了平江大街。
陳家線鋪的掌櫃看到才20天不到,劉萬祿就把拉好的細線拿過來了,還帶來了十幾個人,心想水車浜究竟有多少人在拉細線?他和劉萬祿結好賬,把140兩銀子交給劉萬祿後,問劉萬祿:“劉大哥,這次還是拿4000錠嗎?”
劉萬祿說道:“陳掌櫃,這次我準備賒2萬錠。”
“什麼?”陳掌櫃一開始以為聽錯了,當確認是2萬錠後,看到劉萬祿還帶著十幾人,要不是陳掌櫃與劉萬祿熟識,否則肯定認為劉萬祿是“打夥”成員。
在明代,蘇州城裡有一批找不到活幹的人,組成了幾個幫派,偷偷做些敲詐勒索、替人討債、幫人出頭的事,這些人稱為“打夥”,類似於後世的黑社會。
陳掌櫃心想,現在一擔棉花要4.5兩銀子,加上彈棉花、紡粗線,1斤粗棉線就值100多文,要是劉大哥加入了“打夥”,拿著2萬錠粗線跑了,那他要損失1000多兩銀子。幸虧陳掌櫃與劉萬祿已熟悉了十幾年,知道他不可能是“打夥”成員,不過自己的線坊也拿不出2萬線錠,於是說道:“劉大哥,我這裡只能給你4000錠,多了拿不出來。”
劉萬祿心想,陳掌櫃鋪子裡也確實拿不出2萬錠粗線來,就說道:“陳掌櫃,我和街上其他掌櫃不熟,你能不能替我引薦引薦?”
“你們真能做這麼多活?”
“陳掌櫃,我和你認識快20年了吧?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於是,陳掌櫃領著劉萬祿他們走了幾家線坊,幾個線坊掌櫃首先過來看了他們拉出來的細線,一看質量確實好,就同意湊出2萬錠,又僱了2條船,一共裝了4船,把線錠運到了水車浜。
陳掌櫃還是不放心,乘著船跟著來到了水車浜。當他看見村裡十幾戶人家擺開的機器時,他看呆了。在他了解了一臺機器一天拉線16錠,現在已有近50臺機器時,他信了。50臺機器每天可以拉細800錠,10天就是8000錠,這個速度已接近平江大街所有線坊的拉細速度了。他當即預定了10臺機器,準備在自己線坊裡安裝這種機器。
這幾天,家裡又準備了一些木料,準備在後院建幾間廂房。等廂房建好後,他們就把灶膛、床、餐桌搬到後面去,以便家裡能放更多的機器。
妹妹一會兒做著她的刺繡,一會兒看著媽媽拉線,還經常跑到外面去和小夥伴們玩一會兒。
村裡有一所社學,是水車浜及周邊的高木橋、居家園、張家場、何家塔共有的。這5個村的男孩子都在水車浜的社學裡讀書,女孩子是不能進學校讀書的。
現在村裡的小孩除了上學、玩,就是被家裡人喊回去做紙筒,他們一見面就問今天做了幾個紙筒,然後開始交流做紙筒的經驗。
劉雲豹的肥皂坊又招聘了6個工人,有2個工人來自於陝西。他們說,這幾年陝西連續大旱,今年黃河竟然斷流,他們沒法子只好一路乞討來到了蘇州。
肥皂鋪招工後,肥皂的日產量達到了800塊,潤膚膏的日產量也達到了1000盒,潤膚膏的利潤已遠超肥皂。已有華亭、上海、嘉定、常熟、江陰的商人來訂貨。
棗市街上一個掌櫃專門給肥皂鋪供應蛤蜊殼,這倒也成了專業分工。
劉雲龍一算日期已是九月十三日了,師傅那邊該已開工了,他得去看看,順便問一下官田怎麼個買法。他穿了一件精布衣服,渡河到了胥門。他走過府衙,轉進西美巷後,看見圍牆已拆了,很多匠人在做工。
師傅在吆喝著,看見劉雲龍後,趕緊走了過來,對他說道:“你來得正好。你再不來,我也得來找你了。”
劉雲龍問道:“你找我幹活嗎?”
師傅說道:“不是找你幹活,是你讓我出醜了?”
“你怎麼會出醜?”
“那天知府找我,讓我把後花園具體的營造方案寫成摺子,說是要報巡撫。我哪會寫字呀?知府就問我那天圖紙上的字是誰寫的,我就說是你寫的。知府就責怪我,說我有欺官之罪,早知如此,該讓你來主持營造。你說,我這不是出醜了嗎?”
“沒事,明天我就把摺子寫好後,給你送來。哦,對了,衙官在嗎?”
“在裡面呢,你找他有事?”
“嗯”
錢師傅就帶著劉雲龍到了院子裡,院子裡正在拆除作業,到處是塵土飛揚。幾個作頭在吩咐著把拆下來的材料分類堆放好。
他的三個師弟也在工地上幹著活。他和三個師弟打了個招呼,然後跟著師傅穿過院子,來到一個偏廳,衙官趙永忠正坐在書桌前,寫著字。看到錢師傅帶著劉雲龍進來,他站起來,說道:“錢師傅,你把你徒弟叫來了?”
錢師傅說:“是他自己來的。說是找你有事。”
趙永忠說道:“你來得正好,知府看你字寫得好,說是準備讓你來府衙做事。”
“我也正想找知府呢。”
“你找知府什麼事?”
“我想買幾畝官田,不知道怎麼買法?”
“你要買地?”趙永忠想,你一個做木匠的有幾個錢,竟然要買地?還是先去見了知府再說吧,於是說道:“我帶你去見了知府再說”。
趙永忠帶著劉雲龍來到後廳,敲了敲門後,進了屋,知府正俯首看著書。
趙永忠說道:“大人,錢師傅的徒弟來了。”
劉雲龍說道:“大人,你找我嗎?”
陳洪謐抬起頭,看到劉雲龍,問道:“你怎麼沒跟你師傅一起來幹活?”
劉雲龍說道:“大人,我哪有資格做作頭?再說,我要來做作頭的話,我師傅不就有徇私之嫌了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