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龍笑著說道,好久沒看到師弟們了,今天不是要辦謝師宴嗎?我順便犒賞他們一下。
劉雲龍和師傅來到西美巷,衙官趙永忠領著他們直接到了知府正廳。
廳內除了4個衙役外,已有2個木匠作頭帶著助手到了。師徒倆與他們一起站在廳裡,等著其他“投標”的木匠。
過了一會兒,另外二個木匠作頭也帶著助手到了,其中一個是和錢師傅熟悉的,家住虎丘附近的南水圩,以前他倆合作過。
巳時剛到,蘇州知府陳洪謐就從後廳走了進來,跟在他身邊的是同知曹毅明,通判蔡福南、浦百龍。
明代,知府的副職叫同知,同知之下設有2-3個通判,通判主要分管土地、糧運、水利之事。
衙官趙永忠見知府進大廳後,忙上前,告知知府大人,人都到齊了。
陳知府坐在堂前,同知站在他身後,二個通判站在堂前。
陳知府坐下後,說了一番官話,然後叫上一個木匠作頭跟他到後花園去,給他講改造的方案。同知、通判也跟著去了。過了一會兒第一個木匠作頭出來了,趙永忠叫上第二個木匠進去。錢師傅輪到第四個。當衙官喊到錢師傅時,其他人看見他從劉雲龍的手裡接過了一沓紙,跟著衙官去了後花園。
陳知府在後花園裡等著錢師傅,問錢師傅,對後花園改造有什麼想法。
錢師傅把手裡的圖紙攤開來,按著圖示,把想法一一講給知府大人聽。
陳洪謐見到錢師傅掏出圖紙時,心想這個木匠不簡單,等看到一張張圖紙上畫出的房子、走廊、亭子、水池、假山、草甸的位置、式樣、尺寸,各種材料的用量,完整的排水系統,詳細的工期計劃時,知府、同知及二個通判全呆了。
陳洪謐想,我做官做了幾十年,第一次遇到會畫圖的木匠,寫著一手漂亮的字型,還把工期計劃布排的如此緊湊。
等聽完錢師傅的講解,知府朝同知、通判看了看,他們都點點頭。於是,知府讓錢師傅去大廳等著。
第五個木匠作頭很快就出來了。陳知府他們也回到了大廳。
陳知府在堂前坐下後,把錢師傅的圖紙要了過去。他展開圖紙,問其他四個木工作頭,誰還能把想法說得比這張圖更好?
那幾個木匠作頭也看見了圖紙,確實比他們剛剛跟知府講解的更詳細、更清晰。於是都搖搖頭,表示做不到。
陳知府說道,經過我們幾人的商討,一致認為錢師傅的方案最好,你們有什麼不同意見嗎?
四個木匠作頭看了看錢師傅,朝陳知府搖搖頭,表示服輸。
陳知府當即宣佈,由錢師傅主持後花園的改造,著衙官趙永忠做好後勤保障。
主持後花園改造相當於後世的專案經理,後勤保障相當於後世甲方的材料員。
趙永忠聽後心裡樂開了花,做後勤保障,可撈不少油水。
錢師傅首先向陳知府表示一定按要求完成後花園改造,同時也說明,圖上的工期是合理工期,遇到雨季工期還是要順延的。
陳知府聽後說道,遇到下雨天等惡劣天氣,工期自然是可以順延的。他要錢師傅在三天之內搬到後花園,半個月內開工。
錢師傅他們從知府衙門出來後,幾個木匠作頭都向錢師傅表示祝賀。錢師傅對他們說道,知府的後花園改造工程量不小,要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營造,非我一人能所為,不知你們是否願意留下來協助我?
給知府大人造過房子,今後就是一種聲譽,就如當年蒯祥給永樂皇帝造承天門(即後世的天安門)一樣,當即都表示願意。大家很清楚,這次做好了,今後官府會把很多工程交給他們來做。於是,錢師傅說那就15天后見。
錢師傅接到了知府後花園的活,心裡也是一陣輕鬆,路上的步伐顯得很輕快。
劉雲龍告訴師傅,自己沒時間來做知府後花園的木匠活。
師傅問他最近是否接了很多木匠活?
劉雲龍說,這幾天我接了不少活,真的沒空去幹活。
錢師傅聽後心想,既然他活多,那就不勉強了。
在棗市街與李舟洋他們匯合後,來到了街上的興隆飯店。
劉雲龍的父親和爺爺、伯父、叔父、堂哥、堂弟早在飯店等著錢師傅了,連村長、劉家族長都來參加劉家的謝師宴了。
今天一共開了2桌,劉雲龍的三個師弟坐在副桌上,弟弟劉雲豹和他的幾個堂弟也坐在副桌上,他們年齡上下差不多,倒也是熱鬧得很。
主桌上,爺爺朝南坐在主位,錢師傅坐在爺爺的右側,是主賓,村長坐在爺爺的左側,是副賓,其他人依次坐著。爺爺首先舉碗,感謝錢師傅對他孫子教導了五年,於是大家舉碗向錢師傅敬酒。
明末,已有蒸餾過的高度酒,“三白酒”價格高,民間飲酒還是習慣喝普通的米酒。江南地區還有一種酒叫黃酒,喝起來很糯,正式宴請客人時,有時也喝黃酒。喝酒的碗一般用大口的青邊碗,大概與武松當年打虎喝得酒碗差不多,不過蘇州人飲酒不像北方人一樣喜歡一飲而盡,而是喜歡慢慢喝、慢慢品,以喝到七八分為佳,最好不醉。
今天是謝師宴,劉雲龍給師傅敬酒就不能小口小口了,他連著敬了三大碗,以謝師恩。
錢師傅被劉雲龍的爺爺、伯父、父親、叔父、堂哥、村長、族長輪番轟炸,已是差不多醉了。
一直喝到未時(即下午2點),宴會才結束。
錢師傅和大家拱手告別,帶著三個徒弟回花墩村去了。
劉雲龍關照李舟洋、王海清,路上照看著師傅和小師弟。
李舟洋想把用餘的銅錢還給劉雲龍。
劉雲龍搖搖手,說留著吧,給師弟們買點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