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五日,一場大雪覆蓋了整個蘇南大地,積雪達30厘米厚,天氣降到零下20℃,連運河都結了冰,厚度達20厘米,都可以走人了。聽一些從北方來的商人說,淮河早就冰凍了。
劉雲龍在後世的蘇州只遇到過零下8℃的天氣,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冷的天。南方不像北方,南方的冷是溼冷,空氣溼度大,再加冷風一吹,能把人凍成冰棒。劉雲龍心想,幸虧早就買好了狐皮大衣,不然都不敢出門了。
廠房竣工後,劉萬祿就把明膠生產搬到了廠裡,現在一天可以熬製200斤明膠。明膠的價格是每斤250文,不過成本已從每斤30分漲到了每斤40文,原因是供應豬皮、牛皮的鋪子知道劉家用豬皮、牛皮製作明膠後,價格也上漲了。劉萬祿也不在乎他們漲的拿點價,只是利潤裡從733.33%降到525%而已。劉萬祿想到今後僅明膠每天就有21兩銀子的純收入,臉上天天掛著笑臉。現在他生產的明膠,銷路也相當好。
自劉萬祿讓楓橋一家紙坊試用明膠後,紙坊掌櫃發現造紙時,在紙漿中加入7%的明膠液後,做出的紙張不僅不易被撕碎,而且翻動紙張時,紙張還會發出清脆的“嘩嘩”聲,來買他紙張的客戶都說這種紙張好。
楓橋紙坊的經驗傳開後,木瀆、新郭、斜塘、同裡、周莊等郊外的紙坊紛紛來購買明膠,蘇州產的紙張銷售到全國各地後,聲譽大漲。
這還僅僅是把明膠作為紙張的增強劑來使用。今後劉雲龍還會把明膠用來做膠帶紙,此是後話。
劉萬祿熬製的明膠較大的用處是用於保鮮劑。自棗市街水果店使用明膠來保險後,一些很容易腐爛的水果如桃子、梨子,保鮮期普遍延長了5-7天,水果鋪的損失大大減少,無形中就增加了水果鋪的收入,他們能不開心嗎?於是,蘇州各大水果鋪都來購買明膠了。
不過,明膠還有一個客戶就是自家的鐵鋪。劉雲龍將大批的紡機、織機零部件放出去後,那些鋪子都發現用砂皮在拋光木質件、鐵質件、青銅件的好處,因此現在鐵鋪的砂皮日產量達到了3000張,每日純利潤也有3兩銀子。
劉雲龍帶著鐵鋪裡的4個鐵匠和幾個鐵爐子來到了廠裡。
廠房工程比預期竣工時間晚了5天,他們將與其他工人吃住在廠裡,加班加點,爭取在20天內完成織機的組裝、試車。
廠裡已有招聘的60多個工人在等候。60個工人中,有12個懂老式織布機的維修。廠內大部分匠人都撤場了,幾個作頭在廠裡只留下了2-3人收尾,他們在裝置安裝後,負責對機器安裝中損壞的牆面、地面、路面、門窗等進行修復。
劉雲龍讓工人把鐵爐子放到車間裡,點上木柴,車間裡才感覺暖和一點。
他拿出一套織機的零部件,在畫好線的部位開始指導工人組裝機器。他一邊講解,一邊讓工人按組裝圖進行組裝。
工人剛開始看到軸承時,都不知道幹什麼用的。當一個鐵匠把一個軸承慢慢敲入木質軸的一端,再用4個竹釘打入軸端,使木質軸端頭膨脹,與軸承的內圈緊緊粘連後,鐵匠轉動了軸承的外圈,外圈飛快地轉動起來,這下工人們看懂了。
劉雲龍對他們說,這個方法只適合於木質、竹質軸,對於鐵質軸,你們看到軸端有槽,軸承安裝上去後,必須用鍵銷將軸與軸承連線。
工人們在組裝織機時,3個鐵匠來到倉庫裡組裝引緯機構。這個是織機的關鍵技術,引緯機構組裝好後,用木板把它封閉,從外面根本看不出內部的傳動方式。即使將來需要維修,其他維修工人也暫時不得參與。
機器組裝一開始很慢,但隨著工人熟練程度的提高,安裝速度也逐步加快,劉雲龍打算把這些工人中10個佼佼者發展為維修工。
十二月八日,招聘的管理人員和女紡工全部進場,開始熟悉機器。
這些女紡工,有的是原租種官田的佃戶,有的是附近村的,也有的是難民,她們以前使用的織機都是老式織機。
劉雲龍讓管理人員和女工們圍在幾臺織機的四周,開始給他們分別講解機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
蘇州地區的棉紡、絲綢發達,因此這些女工都織過布,劉雲龍稍微講解一下,她們都很快就懂了。
倒是幾個窮舉人、窮秀才出身的人以為來廠裡是做賬房先生的,沒想到只有2個是做賬房的,其他的是負責進貨、出貨、車間管理、維修管理、食堂管理,但他們也窮怕了,總不能馬上辭職回家挨父母、老婆罵吧,於是擺著一副試試看的態度,留了下來,接受培訓。當他們看到這種新式織機時,從心理上也被震撼住了,心想這個作坊的年輕掌櫃絕對是個聰明人。
十二月十五日,240臺織機、120臺繞線機全部安裝完畢。120臺繞線機中,40臺用於紡3股簡單併合的棉紗,40臺用於紡3股交繞的棉紗,40臺用於絲線包覆。三股互相交繞的紡紗機(即線走8字型的機器),屬於極端技術保密的紡紗機。
十二月十六日,工人開始安裝水車、長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