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31章 聯軸器

水車分大小水車兩種,大水車用於將水從運河裡提上來,一共有3臺大水車,每個大水車的高度達2丈(6.4米),需要2條牛才能拖動,運河北岸的城裡人隔老遠就能看到,後來成了運河邊的一道風景線。小水車是用於驅動織機、紡機的,共有12臺小水車。大小水車上都有鐵質水斗。

長軸是將一根根短軸用聯軸器連線起來的。

後世的聯軸器有剛性聯軸器、柔性聯軸器。

柔性聯軸器可以補償兩軸軸線的相對位移,還能起到緩衝和減震。剛性聯軸器儘管不具備緩衝性和補償兩軸軸線間的相對位移,但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裝拆、維護都很方便,只要兩根軸做到對中,就能傳遞很大的扭矩。

劉雲龍設計的是剛性聯軸器,每根短軸的一端帶有耳環,另一端帶有耳胚。耳環、耳胚的中間都開有圓孔。兩根短軸連線時,將一根短軸一端的的耳環與另一根短軸耳胚對好孔,將銷軸插入孔內,再用開口銷插入銷軸的孔內後,兩根短軸就連起來的。數根短軸連起來後,就成了長軸。

由於拼接起來的長軸都靠近地面,且是運動部件,為保證人員的安全,木工將所有位於通道的長軸、短軸用木板擋起來,並製作了木臺階,以便人員上下、跨越。

這次,用於軸承的潤滑劑有2種,工作在室內的軸承,潤滑油用鈉質肥皂。工作在室外的軸承,用的是鈣質肥皂。肥皂鋪以前製作肥皂時,是用動物油和煉鹼、土鹼進行皂化反應的,如用火鹼(氫氧化鈉)與動物油也能進行皂化反應。用石灰ru(氫氧化鈣)與動物油進行皂化反應後得到的肥皂就是鈣質肥皂。

由於鈉質肥皂遇水就會乳化,因此劉雲龍用油脂與石灰ru(即氫氧化鈣)進行皂化反應。這種鈣質肥皂在含水量不大的環境下,可以使用較長時間。

今後等研製了其它潤滑油後,將使用新式潤滑油。

十二月十八日,工人開始安裝水斗。

十二月二十日,劉雲龍的父親訂購的細棉線、絲線也運來了。

劉萬祿現在是財大氣粗,家裡有了幾萬兩銀子,所以一下子就訂購了1000兩銀子的紗線、2000兩銀子的細棉線、3000兩銀子的絲線。

細線、紗線是透過平江大街的陳掌櫃從蘇州府各鎮收購過來的。陳掌櫃當初接到訂單時,搞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水車浜的人怎麼拉了細線後給我,又從我這裡採購細線?但疑問歸疑問,3000兩銀子的生意還是要做的。

絲線是劉雲龍的父親從位於臨頓路的十幾個絲線坊裡採購的。

蘇州的平江大街以棉紡為主,臨頓路以絲織為主,因此蘇州織造局就設在靠近臨頓路的地方。

劉雲龍的父親從臨頓路的絲坊採購絲線時,這些絲坊掌櫃也和陳掌櫃一樣,生意總是要做的,就把絲線按劉雲龍父親的要求送了過來。

絲織用的絡架、棉紗用的紙筒也運來了。水車浜鄰近幾個村子裡買不起細線機的人家,都開始製作紙筒,補貼家用,因此紙筒的供應不成問題。絡架在臨頓路的好幾個作坊裡都能買到。

工廠的大門口正上方掛上了“大華織業公司”的廠名,兩邊寫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這二句取自三國時期曹操的《觀滄海》。

車間的屋面上,沿著大運河也用木牌豎起了紅色的“大華織業公司”的招牌。

在明代還沒有一家廠、鋪、坊是取名為“公司”的,但劉雲龍考慮到城南40畝地的織布廠規模很大,再用“坊”或“鋪”就不太合適了。皇室設在蘇州臨頓路的製造坊稱為“製造局”,自己在用“***製造局”就不太合適了。後來想到在這個年代荷蘭都已成立了“東印度公司”,自己幹嘛不能給自己的廠起名叫“公司”?於是就把城南的織布廠命名為“大華織業公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