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30章 巡撫黃希憲

蘇州織造局是由蘇州府管理的,陳洪謐見撫臺大人問話,忙說道:“織造局有780臺織機,92臺紡機。”

黃希憲問道:“織造局一年能織多少布?”

陳洪謐回話道:“去年織了4萬綢布。”

黃希憲又問劉雲龍:“你的織坊一年可織多少布?”

劉雲龍想了想,說道:“如所有織機都織綢布的話,可織3.5萬匹。”

陳洪謐聽後,忙問道:“不可能吧?你的織機沒織造局的多,怎麼可能一年織3.5萬匹呢?”

劉雲龍答道:“陳大人,我不誆你。我的作坊準備在明年年初開業,屆時,希望大人能來視察。”

黃希憲聽後,說道:“如此說來,我也是要去看看的。”

劉雲龍忙說道:“歡迎撫臺大人蒞臨指導。”

黃希憲對陳洪謐說道:“如劉木匠的織坊真能織3.5萬匹綢布的話,明年我可以放心回京城述事了。”

陳洪謐心想,劉木匠的織坊真能織3.5萬匹綢布的話,蘇州府一年就能增加5萬兩的稅賦,撫臺大人確實可以放心地回京城述事了。

黃希憲又問劉雲龍說道:“聽說你有個外國人師傅,對嗎?”

“是有個外國人老師,他只是教了我一些巧術,我做的每一樣東西,都要向他付專利費。”

“專利費是什麼意思?”

“大人,專利費就是使用別人專用的技術所支出的費用。”

“那麼說,專利費是你的外國師傅收的?”

“是的。”

“你知道他在哪裡嗎?”

“他在國內雲遊四海,傳教為業,草民真的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裡。”

“他叫什麼名字?”

劉雲龍隨意扯了一個人名,答道:“大人,他叫愛迪生,是個英國人。”劉雲龍他不能說愛迪生是美國人,這時候美國還沒立國呢,也不能說愛迪生是義大利人,羅馬教廷派了很多義大利人來中國傳教,說了是義大利人的話,萬一被哪個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回羅馬教廷一問,就會露餡的。

果然,黃希憲說道:“前幾個月,義大利的畢方濟在無錫傳教,不知道他認識不認識你的外國師傅。”

畢方濟是1613年來中國傳教的,先後在北京、嘉定、淮安傳教,今年到了無錫。黃希憲來自京城,又巡撫江南十府,知道畢方濟的一些事情。

劉雲龍說道:“畢方濟是義大利人,愛迪生是英國人,我猜測他們兩人不會相識的。”

黃希憲問劉雲龍:“劉木匠,這種軸承,你能給我幾個嗎?”

劉雲龍說道:“可以”,說著就拿了2個維修用的軸承備件給了黃希憲,也給陳洪謐拿了2個軸承。

黃希憲拿著軸承在手裡轉動著,問道:“這個軸承為啥要用青銅製作呢?”

劉雲龍說道:“回大人的話。我的鐵鋪沒法把鐵化成水,青銅的熔點低,可以化成水後鑄造。由於是青銅做的,所以成本也高。”

黃希憲聽後,點點頭,問道:“這個軸承就是你的關鍵技術?”

劉雲龍說道:“是的。大人。”

黃希憲問道:“你這個銅珠是怎麼裝進去的?”

劉雲龍就把銅珠裝進內、外圈的流程說了一遍。

黃希憲聽後,說道:“不錯,我要把它帶回京城去,讓那些老夫子們看看,我大明還是有能人的。”又對劉雲龍說道:“後生那,你好好幹,將來必有出息。”

劉雲龍說道:“託大人的福。不過,我有一事相求。”

劉雲龍本來就想著年後怎麼開礦鍊鐵,今天既然見到了巡撫大人,何不求他試試呢?蘇州巡撫管轄著南直隸長江以南地區,於是就大膽開口求巡撫大人。

黃希憲聽後,說道:“哦,有事相求?說說是什麼事?”

劉雲龍說道:“大人,剛剛你說軸承是青銅做的,所以成本就高。我想去徽州、池州找鐵礦,自己鍊鐵。”

黃希憲問道:“我們有4千萬斤的鐵產量,你幹嘛還要自己去鍊鐵?”

劉雲龍說道:“回大人的話,要把軸承的價格降下來,還是要用鋼來製作,可我們的鋼材質不行,所以得自己鍊鋼。”

劉雲龍又不能和巡撫大人詳細解釋合金鋼的原理,只能用簡單易懂的道理讓巡撫大人聽懂。

黃希憲問道:“你會鍊鋼?”

劉雲龍說道:“是的,我的外國老師教了我怎麼鍊鋼。”

黃希憲問道:“蕪湖那邊倒有很多鍊鋼的,徽州、池州有鐵礦嗎?”

“蘇鋼法”產生於蘇州,可真正將“蘇鋼法”發揚光大的是蕪湖的鐵鋪。

劉雲龍說道:“礦石都蘊藏於高山峻嶺。徽州、池州山高林密,或許藏有鐵礦。”

黃希憲說道:“這個好辦,只要是我管轄境內的,你要去找礦的話,我來給各地方打個招呼,到時讓他們給予你方便。”

劉雲龍說道:“多謝大人。”

黃希憲又把手裡的軸承轉了一下,對陳洪謐說道:“今天得了個稀罕物,不虛此行。”他轉頭對牛若麟說道:“你留在這裡,和他們好好核收一下今年的稅賦。”

牛若麟聽後,說道:“是,撫臺大人。”

黃希憲和陳洪謐向村外走去,劉雲龍和一幫官員跟在後面,把撫臺大人送到村口。

黃希憲上了馬,對劉雲龍說道:“我準備造幾間房子來居住,你們的知府大人一直向我推薦你,到時你來給我謀劃一下。”

陳洪謐忙說道:“由他來為你的府邸設計的話,一定會讓你滿意的。”

劉雲龍說道:“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效犬馬之力。”

巡撫大人、知府大人和長洲縣的官員離開後,吳縣知縣牛若麟留了下來,和縣丞、縣簿、里正等人開始挨家挨戶核算該收繳的紡線稅賦。

幾個縣府官員商定,每家農戶可以有一臺機器(紡線機、拉細機、繅絲機)免稅,多餘的機器必須繳稅。村長劉大貴家有6臺拉細機、1臺繅絲機。他家的繅絲機每天可繅絲30斤,每繅1斤絲可賺60文,1年可賺330兩銀子,但那是5人合作繅絲的,人均只能賺65兩銀子,比1人操作的拉細機年賺200兩少多了,於是劉大貴申報的免稅機器是1臺拉細機,繅絲機和其餘5臺拉細機需要納稅。

家裡有紡線機、拉細機的,如劉萬綠家,他堅稱家裡不再用老式紡線機紡粗線,於是也申報了1臺免稅拉細機,其餘5臺需要納稅。

牛若麟一直把劉雲龍留在身邊,邊收稅邊和劉雲龍聊這聊那。一直到中午才結束,離開了水車浜,去往居家園。

由於巡撫大人、知府大人、知縣大人一直和劉雲龍說話,劉雲龍的聲望大漲,自此後,水車浜的大事小事都是劉雲龍說了算,村長自己也在想著,明年是否該推薦劉萬祿做村長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