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普通的軟岩石時,也能用這種“破磚鏟”,但遇到花崗岩、石英岩等硬質岩石時,“破磚鏟”就沒法用了,得用後世專門的金剛石鑽頭。後世的“金剛石鑽頭”是用人造金剛石、鈷合金鋼、錳合金鋼等來製作的,劉雲龍暫時還沒法制造。
貝喜魯說道,打造這種鏟子沒啥難度呀。
劉雲龍說道,你以為這把洛陽鏟很容易打造嗎?這樣一把小鏟子,要經過製坯、剪邊、煅燒、淬火、成型、磨刃好幾道工序呢。
貝喜魯問道:“你想盜墓?”
劉雲龍說的:“我們都是朝廷的守法臣民,怎麼能盜墓呢?這種鏟子是找礦用的。”
“你要開礦?”
“對呀,找到礦石後,就開礦。”
“用什麼材質打造這種鏟子?”
“用7份銅,2份熟鐵,1份鉛。”
後世的洛陽鏟是用銅鐵鉛合金製作的,其銅:鐵:鉛配比是7:2:1。
“鉛比較容易化成水,我們鐵鋪的熔爐還是沒法熔化銅和鐵,用淋鐵法?”
“只能像‘淋鋼法’、‘蘇鋼法’那樣,把鐵、鉛淋到銅裡面。”
鉛的熔點只有327.46℃,銅和鐵的熔點都在1100℃左右,鐵鋪的熔爐還沒法把鐵、銅熔化成水,只能使用“淋滲法”,即把鐵、鉛透過“淋”再滲透到銅裡面。
“好,我們來打製這種鏟子。”然後問劉雲龍:“掌櫃的,我們想求你一件事,不知該不該說?”
“啥事?”
“我們幾個的老婆在家沒事幹,能不能像水車浜那樣向你賒一臺細線機?”
劉雲龍一聽,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說道:“看來是我不對,把你們給忘了。這樣吧,凡是我鐵鋪的師傅,想賒細線機的話,每人可以賒一臺。”
劉雲龍說的是“鐵鋪的師傅”,鐵鋪裡的輔助工、徒工就沒這個機會了,得等他們“學徒”期滿後才能賒機器。
貝喜魯、薄鈺、常金奇等幾個聽後,都高興地跳起來了。有了機器,今後家裡就不會再貧窮了,特別是薄鈺,平時自己天天要吃藥調理身體,每年的藥費就要不少錢。家裡有一臺細線機後,就不用再為藥費犯愁了。
鐵鋪在製作鑽頭期間,劉雲龍教秦銀華、唐凱怎麼煉焦炭。唐凱是新招聘的鐵匠,也曾讀過書。
秦銀華問道,閶門外山塘街、上塘街不是有焦炭賣的嗎?我們幹嘛要煉焦?
中國古代就有了“悶焦”技術,明代的焦炭產量還不低,因此在蘇州閶門外山塘街、上塘街確實有焦炭可買。
劉雲龍問他,你知道閶門那些焦炭是怎麼煉製的嗎?
秦銀華答道,不知道焦炭是怎麼煉製的。
他告訴秦銀華、唐凱,煤炭分為無煙煤、煙煤、褐煤、石煤。石煤發熱量太低,不能用來煉焦。褐煤的發熱量比石煤稍微高一點,但灰分太大,也不適合用來煉焦。無煙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儘管發熱量很高,但不結焦。煉焦用煤是用煙煤,煙煤又分為肥煤、瘦煤、焦煤、氣煤等。
秦銀華問怎麼分辨煤的類別?
於是,劉雲龍給秦銀華解釋了溫度、發熱量、焦耳、千卡、公斤等的概念,千卡和焦耳怎麼換算,斤(明代的斤)和公斤怎麼換算。他把肥煤、瘦煤、氣煤、焦煤的發熱量標準告訴了秦銀華、唐凱,然後讓他們去煤炭鋪買煤炭,透過燒水來初步判斷是什麼煤。當然,這個測試方法是粗糙的,煤在燒水過程中是有熱量損失的,但目前也只能用這種最簡單的方法來判別煤種。
秦銀華問道,判別出煤的類別後,怎麼煉焦呢?
劉雲龍說道,你們去搭個爐子,就用黏土來做內襯。買來各種煙煤後,按不同的比列混合後粘結成團或成塊,然後放在爐子裡隔絕空氣加熱。煤炭在500℃時就開始分解,也就是比我們打鐵的溫度低一半,在這個溫度下煉的焦炭稱為低溫煉焦,加溫到700℃煉出來的焦炭稱為中溫煉焦,加溫到我們打鐵的溫度煉出來的焦炭稱為高溫煉焦。煉好焦後,如焦炭的發熱量在每公斤6500—7500千卡,冶金用焦炭就煉成了。如焦炭的發熱量達不到每公斤6500千卡,那得調整各種煤的配合比。
唐凱問道,閶門賣的焦炭屬於什麼焦?
劉雲龍說道,閶門賣的焦炭,其成焦方式不能稱為“煉焦”,只能稱為“悶焦”,充其量屬於中溫煉焦,含硫量太大,不能用於冶金。
說完,劉雲龍簡單畫了個煉焦爐子後,秦銀華和唐凱就開始著手去練習煉焦了。
明代蘇州的煤炭主要來自江西、山東、河南及南直隸的鳳陽府。
與以往不一樣,秦銀華、唐凱這次去採購煤炭時,都向煤炭鋪打聽清楚煤的產地,回來後做好標記,以便判別煤的類別和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