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太陽很旺,肥皂在太陽底下暴曬了2個多小時,肥皂已曬乾了,肥皂呈淡黃色。劉雲龍用刀把每個木框裡的肥皂切成9塊,每塊肥皂約450克。然後拿了一塊肥皂、一件髒衣服、一個洗衣木盆,走到河邊,洗起衣服來了。隨著雙手的揉搓,衣服上不斷泛起泡沫,髒汙被洗了出來,盆裡的水漸漸發黑。
他弟弟在旁邊問他:“哥,你這是做的什麼?”
劉雲龍說道:“這是肥皂。”
劉雲豹問道:“肥皂不是用皂角做的嗎?”
劉雲龍說道:“這個肥皂比皂角做的好,洗得更乾淨,更耐用。不信?你來洗洗頭。”說著他遞給弟弟一塊肥皂。
劉雲豹就用水溼了頭髮,塗上肥皂,果然隨著雙手不斷的揉搓頭髮,肥皂泡沫逐漸發黃黑色,頭髮裡的髒汙被洗了出來,看來他也好久沒洗頭了。劉雲豹用肥皂洗過二次頭後,覺得頭髮滑爽多了。
劉雲豹拿著肥皂去告訴媽媽,讓媽媽也來試試。
媽媽也拿了一件髒衣服來試後,覺得用這個肥皂洗衣服確實比草木灰好用。以往洗衣服還不捨得用皂角做的“肥皂團”,而是用草木灰,再用棒錐不斷地敲打衣服。現在用這個肥皂洗衣服,一下子把衣服上的髒汙全洗掉了。
媽媽問劉雲龍,這是你忙碌了一天做的?做這麼多,自己用嗎?
劉雲龍告訴媽媽,他準備把肥皂賣出去賺錢。
媽媽問他,你不做木匠啦?
劉雲龍說道,暫時沒木匠活,先做肥皂再說。
劉雲龍叫媽媽把肥皂讓伯母、嬸母也去試用試用。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說伯母、嬸母用了肥皂後,都覺得這個肥皂比“肥皂團”和草木灰好用。
劉雲龍問媽媽,家裡用的皂角團,一個要多少錢?
媽媽告訴劉雲龍,家裡用的皂角團不便宜,一個要50文。
劉雲龍匡算了一下,每塊肥皂的成本不到20文。他準備以每塊肥皂80文的價格出售。儘管利潤率有300%,但劉雲龍覺得不貴。買1斤瘦肉也要50文,且一家人最多吃2天。買一個皂角團也要50文,一家人最多用一個月。
明朝人不像後世那樣天天洗澡洗衣服,買了一塊450克的肥皂,一家人至少可用2個月,算下來還是比皂角團便宜,何況我這是全球第一款肥皂。
蘇州府有235萬人,松江府有120萬人,按每家5口人計,近70萬戶。將來肥皂普及後,僅蘇州府、松江府每戶一年買4塊肥皂,一年就需要280萬塊肥皂,自己可淨賺8.4萬兩銀子。如果肥皂產量足夠,再銷往南京府、常州府、揚州府、嘉興府、湖州府、杭州府等地的話,一年穩賺20萬兩銀子。
他決定今後只要是他才能生產的,就賣高價,賺取壟斷利潤;如別人已能生產的,就賣低價,壓低價格,與別人競爭。
次日,劉雲龍用木塊在每塊肥皂上刻上“清泉”二字,取了8塊肥皂,再把每塊肥皂一分為六。弟弟拿了24塊小肥皂,進了城專門去井邊給洗衣服的女人試用。
蘇州城內有很多井,婦人喜歡在井邊淘米、洗菜、洗衣服,同時互相家長裡短的聊天,有時很多訊息就這麼傳播開來了。
劉雲龍拿了24塊小肥皂,先來到閶門內,讓二個肉鋪掌櫃試用。
肉鋪掌櫃天天砍肉賣肉,雙手沾滿了油膩,每天需要洗手。
劉雲龍又來到了浴室,讓浴室裡洗澡的人試用肥皂。
明末蘇州由於工商業發達,已建有9個公共浴室。由於許多人在一起洗澡、吹牛,因此蘇州人、上海人稱浴室為混堂。這些浴室的房屋用磚盤砌,螺旋而上,屋頂放光入室,形如饅頭,所以也叫饅頭混堂。這9個浴室在蘇州號稱“九大饅頭混堂”。
他接著來到山塘街、上塘街,讓碼頭上扛煤炭、飴糖的腳伕(即碼頭工人)試用。
扛煤炭的碼頭工人一天下來,一身煤灰,每天都要洗臉洗頭。扛飴糖的碼頭工人,飴糖粘在身上粘乎乎的,不洗手洗臉的話,身上會很不爽,還容易引蒼蠅、蚊子。
將肥皂送人試用後,劉雲龍用毛筆寫了好多好多廣告,廣告上寫道:“清泉肥皂,越洗越幹淨”。寫廣告時,考慮到明代還沒有簡體字,於是把“乾淨”寫成“幹淨”。寫好廣告後,劉雲龍兄弟倆又進城,把這些廣告貼到各城門、街道、小巷裡。
過了幾天後,劉雲龍拿著30塊肥皂進了城。來到大衛弄的一家浴室前,大聲喊道:“賣肥皂囉,清泉牌肥皂。”
喊了幾聲,浴室掌櫃就跑了出來,問道:“小夥子,你的肥皂怎麼賣?”
劉雲龍說道:“80文1塊。”
掌櫃說道:“這麼貴?”
劉雲龍說道:“好貨當然不便宜,一塊肥皂比皂角團耐用。”
掌櫃問道:“你的肥皂,是從洋人那裡買來的吧?”
劉雲龍說道:“不是洋人做的,是我自己做的。”
掌櫃說道:“是你自己做的?貴是貴了點,不過那些來汰浴的人都說好用。給我來10塊。”
劉雲龍就給了掌櫃10塊肥皂,掌櫃遞給劉雲龍800文錢。
接著,劉雲龍來到天后宮的浴室。天后宮浴室靠近北寺塔,是居民集中區,浴室生意一直很好。天后宮浴室的掌櫃也說來汰浴的人都認為這種新式肥皂好用,因此要15塊肥皂。劉雲龍拿了15塊肥皂給了浴室掌櫃,浴室掌櫃給了1200文。
劉雲龍看見籃子裡還剩下5塊肥皂,就來到了閶門浴室。在山塘街一帶碼頭挑煤、扛糖的腳伕大多在閶門浴室洗澡,劉雲龍剩下的5塊肥皂一下子被浴室掌櫃買光了。
劉雲龍接過閶門浴室掌櫃遞過來的400文錢後,立即在山塘街採購了鹼、板油、白酒、松香、食鹽,然後回家繼續做肥皂。做好肥皂後,帶著60塊肥皂,來到棗市街、山塘街、上塘街,60塊肥皂被肉鋪掌櫃、煤鋪掌櫃、糖鋪掌櫃搶完了。劉雲龍賣完後,又去買鹼、板油、白酒、松香、食鹽。
7天后,劉雲龍的肥皂日產量已達200塊,有好幾個雜貨店開始來小批次採購肥皂後做零售,他們的零售價是每塊肥皂85文。很快,劉雲龍手裡有了幾十兩銀子,他父母見兒子在這麼短時間就賺了幾十兩銀子,心裡也樂開了花,母親也就不再記掛兒子去木瀆造房子後沒上交的1000多文銅錢了。
肥皂產量多了後,不能老用家裡的鍋做肥皂,何況家裡的鍋還要燒飯做菜的,於是劉雲龍在棗市街租了個店面,也招了2個工人,和弟弟一起開了個肥皂作坊。招的2個工人是來自河南的難民,叫汪洪亮、呂進。
自李自成在陝西起事後,很多陝西人、河南人拖家帶口流落到了蘇州府,僅崇禎十三年就有20多萬難民流落到蘇州。除了來自陝西、河南的難民外,還有來自遼東、北直隸、山東的難民。這些難民來到蘇州府境內後,大多以做僱工為生,或替地主種田做長工,或進作坊打工,也有少量難民以乞討為生。
劉雲龍開了作坊後,又買了桂花、茉莉花開始做香皂。
梔子花的花期最晚7月份,過了7月就沒有梔子花了,好在接下來有茉莉花、白蘭花、桂花可買。茉莉花的花期是5月—8月,茉莉的花極香,是製作香水的高階原料,在後世很多香水中都有茉莉花精油。茉莉花花期過後,還有白蘭花,白蘭花的花期是4月—9月,白蘭花也是提取香精的重要原料。桂花有金桂、銀桂、丹桂,花期是9月—10月,也是做香精的重要原料。後世還種植有四季桂,每隔2—3個月開一次花,那是從地中海引種到中國的,明代還沒有四季桂。
桂花、茉莉花、白蘭花在蘇州有大量種植,如蘇州光福的各山坡邊就大量種植桂花樹,每年秋季在桂花樹下鋪上竹蓆後,搖晃樹枝,桂花就掉落在席子上。花農將掉落下來的桂花收集起來,曬乾後用來製作桂花茶、桂花糕、冬釀酒等。蘇州郊外很多地方種植茉莉花、白蘭花,主要用來做花茶、香囊,也供中醫入藥。
如時間在初夏或仲夏時,還有薔薇花,它的花期在5月—6月。因薔薇花枝有刺,蘇州農村喜歡種植薔薇花來做自留地的籬笆,因此每年的初夏、仲夏季節可採摘薔薇花來提煉精油。
這個季節正好是茉莉花開花的季節。桂花盡管還沒開,但店鋪裡有往年曬乾的桂花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