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劉雲龍分別去了蠡墅、越溪、橫金、松陵、同裡、甪直幾個鎮,把織機、紡機所需要的木質部件、鐵質部件一一委託出去製作。
在松陵一家竹鋪裡,劉雲龍拿出二種梭子圖,定製了2千套梭子。這二種梭子,一種用於織棉布,一種用於織絲綢。
這個竹鋪掌櫃看到沒有頭的梭子,心想,這個後生是不是犯毛病了。這種梭子能用嗎?
劉雲龍告知他,只需按圖製作就行。
他把所有零部件都分散委託給各家鐵鋪、木匠鋪的主要原因一是加快速度,二是為了技術保密,即使將來他們知道有了新式織機,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互相打聽到織機的技術,甚至根本就打聽不到。今後即使真的有人仿製,沒有他的軸承,也只能望機興嘆。
等辦完零部件的委託製作後,劉雲龍來到工地。胥門木材店的木材已運了過來,唐幫主的船已把葑門外的土方運了好多過來,木工、泥水匠、油漆匠都已進場。
一個木匠作頭在放線,他先定下一棟房子外牆腳的位子,然後釘下短木樁,用角尺確定橫牆與山牆的方向,用長尺分別定下房子四隻角的位置,再在另三個點釘下短木樁。房子牆腳的外邊線確定後,再根據牆基寬度,確定牆基內邊線,內邊線各點也釘下短木樁。內、外牆腳邊線的短木樁間連上麻線,沿著麻線撒下生石灰,一棟房子的線算放好了。為驗證放線的準確度,木匠作頭量了一開間對角線的長度,誤差在1/3寸以內。接著放其他幾棟房子的線。放完線後,就可以開挖牆腳了。
古代造房子,是以木匠為主,房子所有的尺寸,如開間、進深、簷高、屋脊、門洞、窗洞等,都要靠木匠來確定,參與造房子的泥水匠、油漆匠、雕花匠作頭都要聽木匠作頭調遣,因而房屋結頂拋梁時,是由木匠作頭主持,唱主角的。
開挖牆角的都是泥水匠作頭帶來的苦力。平時村裡有人家造房子的時候,按農村習俗,村裡男丁都要來幫忙的,也不要工錢,只要東家供應午餐、晚餐就行。這種習俗也保證了農村造房時,不缺幫工。但這段時間正遇秋收季節,村子裡的人都在忙著收割稻子、翻地、種麥,因此劉雲龍乾脆讓泥水匠作頭自己帶勞力來開挖牆角。好在蘇州有不少來自陝西、河南的難民,勞力並不缺乏。
這幾天,他父親明膠也不熬了,交給肥皂鋪熬膠了,自己在工地搭了個草棚,天天在工地蹲守著,畢竟工地上堆積的材料越來越多,得看護著。媽媽也不紡線了,與伯母、嬸母他們一起燒飯做菜,照顧好匠人和幫工的茶水、伙食,這些匠人都借住在村裡的人家。
晚上沒事的時候,劉雲龍就點著油燈,在燈下開始編著他的書。
今後要長期發展,光靠他一個人肯定不行,因此他要辦學校來培養人才。他準備招收受過義學教育或府試落榜的學生,他們都識字,都學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也懂一些簡單的計算,透過幾年的培養,應該能較快地接受來自後世的科技知識。
劉雲龍編著的教材有四套,分別為《常識》、《數學》、《物理學》、《化學》。
編著的《常識》準備分七卷,分別是天文、地理、氣象、生物、植物、礦物、衛生。不過,生物學中將刪去進化論,在這個時代要是說人是猿猴變的,那大明的那些文人、士子非把他生吞活剝了不可,就如40多年前羅馬教廷火燒布魯諾一樣。
編著的《數學》準備分十卷,第一卷是引入阿拉伯數字來進行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第二捲到第十卷分別是代數、幾何學與三角函式、邏輯、數列與極限、導數與微積分、級數、矩陣、機率論、數理統計。
編著的《物理學》暫時準備分五卷,分別是力學、運動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光學,電磁學、原子學待以後再編寫。
編著的《化學》準備分五卷,分別是化學元素與原子結構、化學反應及能量、化學反應速度與極限、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至於“化工熱力學”、“催化學”、“分析化學”等,只能靠他培養的學生今後自己去發展了。
化學並不是他的專業,編著時靠他初中、高中學過的《化學》及本科學的《普通化學》來編寫了。
考慮到將來教學時是逐步深入的,在編著《常識》時,同時編著《數學》、《物理學》、《化學》的前幾卷,準備花三年時間編完。
編著的教材,除了《常識》及《數學》第一卷準備出版外,其它書只用於將來的內部教學。這個年代牛頓、高斯、法拉第、拉格朗日、伯努利、愛迪生、愛因斯坦等人還沒出生呢,劉雲龍還得想辦法給這些科學家發現的定律、定理另外起個名字。
幾天後,劉雲龍去了吳江松陵鎮,瞭解一下梭子的製作進度,順便拿回了幾個製作好的梭子樣品,回到了棗市街,先看了看肥皂鋪。
現在肥皂鋪的肥皂日產量已達1000塊,潤膚膏達到了1500盒,大部分搞批發,只有少量零售。
弟弟告訴他,由於糧價上漲,且我們作坊鹼的用量逐漸增加,因此鹼的價格也漲了15文。
劉雲龍心裡知道,蘇州幾個雜貨店煉鹼的存貨量本就不大,即使他們組織貨源也需要時間,鹼的價格當然會上漲。
劉雲龍讓弟弟以後採購土鹼。
弟弟問:“土鹼也能制肥皂嗎?”
劉雲龍告訴弟弟:“土鹼也是鹼,為啥不能制肥皂?”
劉雲豹是年齡尚小,不知道土鹼和煉鹼的成分是一樣的,只是純度不一樣而已,因此只知道買煉鹼。
臨走前,劉雲龍問弟弟:“熬板油後的油渣是怎麼處理的?”
弟弟說道:“一開始是送給坊裡工人的,可工人們天天吃油渣吃膩了,也不要了。”
劉雲龍說道:“你傻吧,浪費多可惜呀,你可以把油渣賣錢呀。1斤油渣5文錢沒人要的話,2文錢總有人要了吧?”
油渣可以燒白菜、青菜,味道很不錯,油渣還可以燒湯。
弟弟說道:“我怎麼沒想到呢?”
劉雲豹這幾天每天可以賺50多兩銀子,對這種幾文小錢還真沒注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