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26章 彈簧

歷史上,報國禪寺在清末被江蘇巡撫沒收,改為“植圓”。後世位於蘇州穿心街的報國禪寺是民國二年擇地重建的。

西園寺是元代才開始興建的,內有500羅漢堂,是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它位於蘇州城西3裡外的上塘河邊上,西距楓橋的寒山寺4裡不到。進入明代崇禎年代後,報國禪寺的茂林律大師主持西園寺,令西園寺的風頭壓過了寒山寺。

劉雲龍早和父親說過,以辦公樓的上樑為拋梁正日。

劉雲龍初步匡算了一下,所有工程還需要一個月才能結束,接下來就是組裝機器、水車,試車。

試車必須在十二月份完成,這樣可以保證春節後立即開業。

要試車,還得預先採購原料、招收工人。現在已有80多個原租地的村民願意來應聘,還需要大量招人。

劉雲龍擬定的招聘條件是,紡工會織布、織綢,維修工會簡單維修織布機、織絲機,也準備招聘幾個識字會算的管理人員。

吳門橋橋頭每天就有很多工人等待坊主招工,這些人相當於後世的臨時工。劉雲龍設定了招聘條件後,就限制了大量不懂技術的人來應聘。

劉雲龍趁空來到自己的鐵鋪,貝喜魯向劉雲龍彙報,後院的田買下來了,造房子的料已備好,馬上就可以開工了。鐵鋪製作了5種規格的彈簧,梭子裡的小規格彈簧和梭子頭也做好了。

梭子裡的小彈簧只要有彈力就行,關鍵是引緯機構的彈簧。

劉雲龍用梭子分別測試了各種彈簧的彈跳力,二種規格因鋼絲太細,彈力不足,只能將梭子彈出4尺以內,一種規格鋼絲粗了點,彈跳力太大,竟然將梭子彈出10尺,另二種規格能將梭子彈出7-8尺,劉雲龍從中選了一種,讓貝喜魯安排大量製作。

剛剛進入十一月,天氣就冷了,寒風吹在臉上都感到刺骨。劉雲龍在後世的十一月只要穿一件毛衣就夠了,可現在都要穿棉襖了。他是真正感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寒冷。

明代蘇州地區禦寒的衣服大多是棉衣、棉褲、棉帽、棉鞋,也有穿皮裝的,主要是羊皮襖、狗皮襖,大戶人家還會穿狼皮襖、虎皮襖、貂皮襖。

劉雲龍心想,這個小冰河期的天確實冷,下雪後會不會更冷?於是,就去閶門買了5件狐皮大衣、5條圍領,給爸爸、媽媽買的是紫貂皮圍領,貂毛黑而發光,給妹妹買的是銀鼠皮圍領,毛白如雪,餘下的2條圍領是海狸皮、水獺皮,也屬於高檔貨,是他和弟弟的。

貂皮分為三等,以豐厚純黑者為上,稱為“紫貂皮”,色黃者次之。

在後世因已能人工飼養水貂,你能在浙江海寧皮革城花個1萬—1.5萬元就能買到一件品級蠻好的貂皮大衣了。可大明的貂皮主要來自於北方蒙古、後金。自後金反叛,又收服了喀爾喀蒙古後,大明的貂皮幾乎斷了來源,因此皮草很貴。一件貂皮大衣要耗用30塊貂皮拼接起來,一條貂皮圍領也要用2-3張貂皮,一件貂皮大衣要400多兩銀子,一條貂皮圍領也要60兩銀子,普通人家根本買不起,劉雲龍也只買了200多兩銀子的狐皮大衣,給父母、妹妹才買了貂皮圍領,自己和弟弟只是買了便宜點的海狸皮、水獺皮圍領。

媽媽見他買了那麼多皮衣、皮領回來,埋怨道,是不是有錢了就不知道省點用?

劉雲龍說道,媽媽,買這幾件衣服也沒花幾個錢。要是把人凍壞了,是不是連錢也賺不了了?

媽媽說道,那麼多年也沒把你凍壞哇。

劉雲龍說道,我覺得今年特別冷。你看我經常要出去跑腿,還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穿的寒酸了,會被人瞧不起的。

媽媽聽後,才沒繼續囉嗦。

接下來的日子,劉雲龍有時去工地看看進度,有時去自家的鐵鋪看看軸承、彈簧的製造情況,有時去幾個鎮上看看他預定零部件的製作進度,反正就沒閒過。

母親偶爾和他嘮叨,說是已18歲了,該找個媒婆給他相親了,都被他以沒空為由推脫了。

平江大街的幾個線坊掌櫃來定購了80臺細線機。自陳掌櫃買回細線機後,效率大大提高,引得其他線坊掌櫃都來採購細線機了,前前後後已賣給平江大街各線坊掌櫃600多臺機器,劉雲龍實實在在賺了9千多兩銀子。

劉雲龍心想,今後還會有人來買織機的。

廠房辦公樓上樑那天,劉雲龍和他父親、弟弟一早就趕到了工地,拋梁時,村裡也去了很多人,幸虧劉雲龍的父親準備了很多饅頭、升糕、花生、棗子、核桃,匠人們和村民們搶得不亦樂乎,熱鬧非常。

離房屋完工還有一段日子,劉雲龍想著該怎麼才能多賺點錢。現在手裡有了閒錢,要想辦法擴大規模,讓錢生更多的錢。現在有了鐵鋪,肥皂鋪,可規模太小。儘管鐵鋪在後院進行擴建,但肥皂鋪實在太小了,還是租的房子,得在城內看看有沒有鋪子可買。

他準備到盤門看看有沒有機會。

他從盤門進了城,路上聽到有小孩在唱著兒歌:

水車浜個劉木匠,沉到河裡遇仙娘

仙娘讓他做織匠,一臺機器三十兩

看來他做機器的事已傳遍蘇州城了,人家不相信他有外國老師,寧可相信他在河底遇到了仙娘。他聽後心裡也無奈,畢竟沒人知道他有來自後世的靈魂。

盤門內有東大街、西大街,在宋代也曾是繁華地帶,元軍進攻蘇州期間被焚燬。朱元璋在進攻張士誠盤踞的蘇州城時,盤門一帶又遭到戰火的摧毀,現在盤門一帶仍沒有徹底恢復,有不少空曠地。

他在盤門西大街轉了一圈,看到有三間店鋪關著門。他問一家開著門的雜貨店掌櫃,這幾間店鋪是怎麼回事?

雜貨店掌櫃告訴他,這幾家店鋪經營的是水果,可這裡人員稀少,生意不多,就關了門去上塘街那邊發展去了。

劉雲龍問道,他們幹嘛不把店鋪盤出去呢?

雜貨店掌櫃說道,那也得有人接盤呀?生意都沒有,誰會來接盤。

劉雲龍說道,你有機會問問這幾家鋪子的掌櫃,能不能把鋪子轉讓給我。

雜貨店掌櫃說,他們明天就要回來看看的,要不,明天你自己來問問吧。

次日,劉雲龍又來到了盤門西大街,果然店鋪開著門。

劉雲龍進去和掌櫃打過招呼後,就問道,聽說你要把店鋪轉讓出去,怎麼個轉讓法?

掌櫃說,當初我買下幾間店面,花了40兩銀子,心想能賺點錢,誰知道這裡一直沒什麼客人,繳了稅賦後,連幫工都養不活了。

劉雲龍說能不能讓他看看?

於是掌櫃就領著劉雲龍參觀店鋪。

劉雲龍看到這三間店鋪的後面也有個院子,佔地約有1畝地,心想這個掌櫃當初買這個院子時,也是低價買來的,於是問掌櫃,你準備以什麼價轉讓?

掌櫃說,你要誠心的話,給我50兩銀子,店鋪給你了。

劉雲龍說我馬上和你簽約。

掌櫃見劉雲龍沒有討價還價,這麼爽快,就提醒道,你要想好了,在這裡開店,真賺不了幾個錢,說不定還會虧本的。

劉雲龍說,你轉讓給我後,虧本是我的事了。

然後把隔壁雜貨店掌櫃叫過來做見證,與掌櫃簽了契約。

簽完約後,隔壁的雜貨店掌櫃問劉雲龍,他的三間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話也是50兩。

雜貨店掌櫃的生意也不怎麼樣,看到劉雲龍一下子爽快地接盤了三間店鋪,也想把自己的店鋪轉讓出去。

於是,由這個掌櫃做見證,劉雲龍與隔壁的雜貨店掌櫃又簽了一份轉讓契約。

簽完約後,兩個掌櫃開始收拾東西,五天後把店鋪交給劉雲龍。

劉雲龍來到肥皂鋪,告訴弟弟,他在盤門西大街買了6間店面,要做好搬場準備。

弟弟告訴他,今早有個人來預定了4000塊香皂、1000盒人參潤膚膏。看那人的樣子應該是個大官。

他問弟弟,憑啥說他是大官?

弟弟說道,那人來時前呼後擁的,不是大官哪有這個排場?這個人要求我們優惠10%。

他問道,你答應了?

弟弟說道,他要的數量多,我就當以批發價了,所以就答應了。

劉雲龍心想,優惠10%,就相當於讓利,少賺了100多兩銀子。不過那人把肥皂、潤膚膏運往外地銷售的話,也算替他做廣告了。

五天後,劉雲龍把肥皂鋪從棗市街搬到了盤門西大街。肥皂鋪也有了足夠的地方來擴大再生產。

待廠房土建工程掃尾時,織機、水車的零部件也陸續送來了。劉雲龍把所有的零部件鎖在了倉庫裡,讓招聘的4個巡更人員日夜巡邏看管。

一些應聘的女工、維修工、腳伕、管理人員陸續到位,在幫忙做著一些輔助工作。

劉雲龍招聘的管理人員都是讀過書的,有的還是舉人,比如康富標、尹建番、許金昌等。這些秀才、舉人是實在沒有背景,又找不到工作,被家裡人逼著來應聘的。

考取舉人後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但如沒背景、沒經濟實力的話,還真的做不了官。有些秀才頭髮快白了,考了幾次都沒考上舉人,反而把家財都耗盡了。後世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就有很多秀才考舉人的故事。

劉雲龍給他們開出的條件是月薪2兩銀子,待試用半年,經考核合格正式上崗後,再根據他們的能力和業績加薪。

父親開始採購細線、紗線、生絲,用於試車及今後的正式生產。

蠶繭經繅絲後成為生絲,生絲經處理後卷繞在絡筒上,再將2-3根絲線(每根絲線有5-6根蠶絲)併成一股絲線,對該股絲線進行捻線,然後把2股絲線按芯線、包線併合在一起成為包覆絲線,包覆絲線可以用來織絲綢了。不對包覆絲線進行染色的,稱為生織;對包覆絲線染色的,稱為熟織。

天氣越來越涼了,織機用的軸承、彈簧製作都已完成,鐵鋪除了製作一些細線機維修用的軸承備品外,又開始製作以往的鋤頭、鐵耙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