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62章 暗開海禁

劉雲龍說道:“朝廷取消海關稅,對朝廷有利嗎?再說,朝廷取消了海關稅,可有私人在收海關稅。比如,這次佩雷斯從南邊運來的大米,每船向鄭芝龍繳納2000兩的稅。這個稅本該進入朝廷的稅庫,現在卻進了他私人的口袋,這正常嗎?”

黃希憲說道:“鄭芝龍的水師太厲害了,朝廷好不容易招撫了他,不讓他收稅,難道逼他再反嗎?”

劉雲龍說道:“朝廷倚重他的水師沒錯,但收來的稅,不能全由他處置。比如,朝廷拿七成,讓他拿三成如何?他每年收取的稅錢就達300多萬兩銀子,這些還是被他在海上抓住的商船,沒被他抓住的商船要麼被荷蘭人收取了關稅,要麼徹底逃稅。鄭芝龍收取的關稅由他自己揮霍,合法嗎?從崇禎元年到現在,他累計收取的稅錢已達4000多萬,如每年的七成歸朝廷,那怕是六成也行,我們還用得著徵收練餉,增加百姓負擔嗎?”

鄭芝龍與佔據臺灣的荷蘭人達成過協議,海上商船凡被鄭芝龍收取關稅的,荷蘭人不再收取關稅(不過荷蘭人往往會對商船進行整船掠奪),凡被荷蘭人收取關稅的,鄭芝龍也不再收取關稅。

黃希憲說道:“朝廷的水師能打敗鄭芝龍的水師嗎?沒有了鄭芝龍的水師,倭寇將捲土重來,弗朗機人、荷蘭人會趁火打劫,沿海會是焦土一片。”

劉雲龍說道:“黃大人,假如你有一支強大的水師,你會怎麼辦?”

黃希憲說道:“你那個假如是不存在的,即使我有水師,那也是朝廷的水師。”

劉雲龍說道:“你是朝廷的命官,水師自然也是朝廷的水師。如果你那支水師能打敗鄭芝龍呢?或者能打敗弗朗機人、荷蘭人呢?”

黃希憲說道:“那我就出海,去海上替朝廷收稅。鄭芝龍敢阻攔我的話,我就把他擒到京城去。”說著說著,他看了一眼劉雲龍,又說道:“你個劉木匠在鬧騰啥呀,我哪裡會有水師?”

劉雲龍說道:“至少你也認為,海關稅不能由鄭芝龍一人收取。”

黃希憲說道:“本該由國家來收取海關稅。”

劉雲龍說道:“其實收取關稅也不用去海上,在各港口就能收取。”

黃希憲說道:“我們收了稅,再被鄭芝龍徵稅,不是重複收稅了嗎?”

劉雲龍說道:“倭國、琉球的商人在蘇州採購貨物後,是運到舟山群島轉運後直接運回國內的。官府在瀏家港收稅的話,一年總能收幾萬兩吧?”

因琉球與大明的關係密切,因此琉球的商人在蘇州採購貨物後,大部分可以直接運回琉球。

大明與日本已中斷了官方貿易關係,朝廷只允許日本的商人到福建泉州港從事貿易。日本商人就動腦筋,利用泉州商人來蘇州採購貨物,然後轉到外海的某個島上,通常是舟山群島,再把貨物在舟山群島裝船回日本。南直隸、浙江的官府是知道這個事情的,只是大家都裝作不知道。

黃希憲聽後,對陳洪謐說道:“你瞧,他都算計起你的府銀來了。”

劉雲龍說道:“大人的意思是我們也可以出海了?”

黃希憲說道:“那是你們沒人敢去做。”說完,他頓了一頓,說道:“你的人幾次出海,陳大人不也沒抓你嗎?”

劉雲龍一聽,就知道他是指鄭清俊帶人出海去揚州、淮安鹽場買鹽滷的事。於是,他轉過頭問陳洪謐:“陳大人,我的人出海是去買滷水,怎麼,官府也派人跟蹤了?”

陳洪謐忙說道:“掌握境內情況,是本府的職責所在”,然後說道:“我們不談你這個經濟學、商品、海關稅了。我想等米運來後,就馬上出售。”

劉雲龍說道:“不妥。現在米價還在每石2.8兩左右振盪,今天那些米商看到官府運來那麼多米後,米價會穩定一段時間。等米價突破每石3兩時,官府才介入,拋售大米,壓抑米價,那時蘇州百姓會更感激官府。還有,為防止米商作奸,官府拋售大米時,建議讓百姓持黃冊來,限量供應。對於不在黃冊上的流民,馬上派人登記,今後也限量供應。”

陳洪謐說道:“你想得還真周到。”

黃希憲說道:“我真懷疑你是不是個木匠。你要有秀才身份的話,我馬上讓你來撫衙做事。”

陳洪謐說道:“他才不會來衙門做事呢。上次我推薦他來府衙做衙役,他就沒答應。”

劉雲龍說道:“我一介草民哪有資格做官?哦,對了,陳大人,上次我說的要1000多畝地的事......”

陳洪謐說道:“這幾天縣衙應該有空了。我早就和牛若麟說過了,你去找他吧。”

劉雲龍說道:“好的。多謝陳大人。”

說著話,已到府前街。大家在府前街告別分手。

劉雲龍也領悟了黃希憲的意思,只要不是公開宣揚,暗地裡還是可以去海外做生意的,於是他去了趟水車浜,找了劉大貴。

閶門西大街慶繩裡的房子買下來後,劉雲龍讓父親找個人去開書坊。父親就推薦了織布廠的辛廣恩。辛廣恩是寧夏人,在老家時也讀過書,父親經營過一家書坊,後來家中遭難後,他流落到了蘇州。書坊的鋪名叫“水秀書堂”。

辛廣恩去了書坊後,只用半個月就開業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