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問道:“玻璃板還有其它用處嗎?”
劉雲龍說道:“你把前幾天讓你們準備的錫箔、水銀拿過來。大家都帶上口罩。”
二個工人把廠裡準備的錫箔、水銀拿了過來。
市場上錫箔紙很多,家家戶戶祭祖燒紙錢時就要用錫箔做元寶。
在明代水銀也不是稀罕物,老祖宗早就學會了用硃砂提煉水銀,據說秦始皇的墓裡就使用了大量水銀。只是水銀的沸點低,只能儲存在水中。
劉雲龍讓一個工人把一張錫箔紙鋪在玻璃上,然後把水銀薄薄地澆在錫箔紙上,很快,水銀和錫進行化學反應生成錫汞齊,一塊玻璃成了一面鏡子,一張張的臉出現在大家面前。
劉雲龍讓工人把這塊鏡子放進400℃的窯子裡,讓未反應的水銀蒸發,將水銀蒸汽引入水中收集起來。
劉雲龍說道:“你們家裡使用的銅鏡的鏡面,就是這個錫汞齊。但是,由於水銀和銅會不斷進行反應,所以銅鏡使用時間長了,鏡面會顯得朦朦朧朧,沒法照人。我們現在製作的鏡子,鏡面清晰瞭然,將經久不衰。”
一個工人問道:“這個鏡子可以賣嗎?”
劉雲龍說道:“廢話,我們做了鏡子不賣錢,做傻瓜呀。”
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劉雲龍繼續說道:“現在玻璃是奢侈品,都是洋人帶過來的,一個養魚的大玻璃缸就要6兩銀子,稍微小一點的也要4兩銀子。我們有了玻璃,要讓百姓用得起,大玻璃缸只要1兩銀子,小玻璃缸只要7-8錢銀子,玻璃茶杯、酒杯10個為1套,每套1兩銀子,玻璃酒盅也是10個為1套,每套5錢。等玻璃不再是稀罕物了,再降價。銅鏡在過去是奢侈品,現在還是奢侈品,市面上一面直徑為3寸的銅鏡就要10兩銀子,直徑為10寸的大銅鏡要60多兩銀子。佛郎機人拿過來的鏡子,每平方尺要40兩銀子,所以你們家有女兒的,今後給女兒作陪嫁的鏡子就要不少錢,很多人家還買不起銅鏡或鏡子。我這個鏡子不貴,將來出售時就按每平方尺1兩銀子,買個大的照衣鏡,10兩銀子也夠了。”
程青說道:“這麼便宜?”
劉雲龍說道:“我們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用得起鏡子,讓弗朗機人的鏡子不再有市場。”然後,他說道:“這個鏡子畢竟是玻璃做的,受重力擊打的話,還是會碎的,你們把鏡子做個木框子,就不容易碎了。把裝飾鏡框搞漂亮點,鏡子的價格可以適當高一點。”
一個工人問道:“聽說有種照妖鏡,還可以看見人的五臟六腑,我們能做出那種鏡子嗎?”
在明代關於鏡子的奇異傳說很多,即使在後世曹雪芹寫的小說《紅樓夢》裡還有“風月寶鑑”,一面是紅粉幻境,一面是警世骷髏。
劉雲龍說道:“哪裡有照妖鏡?那都是人幻想出來的。”
周泉問道:“只有這種透明玻璃嗎?”
劉雲龍說道:“可以做彩色玻璃呀。”
劉雲龍讓一個工人再舀來幾勺玻璃液,他讓周泉把鄭清俊乾餾膽礬、綠礬時得到的氧化銅、氧化鐵放進玻璃液裡,玻璃分別變成了綠色、黃色,接著讓周泉把錫箔放進玻璃液裡,玻璃變成了乳白色。
劉雲龍說道:“今後你們可以試驗各種化合物融進玻璃液後變成什麼顏色。現在我們來吹玻璃。”
周泉拿來一個細鐵管,這是陸東鳴的鐵鋪拿過來的。
鍊鋼廠還沒辦法生產這種細鋼管。鐵鋪用長的薄鐵板捲成圓形,再在板的介面處澆上鐵水封邊,就成了細鐵管。
鐵管的一端裝上了一根竹管,防止吹玻璃時,鐵管傳熱太快燙壞嘴巴。
一個工人舀來一勺玻璃液,待玻璃液軟化後,一個工人拿起鐵管插入玻璃內,一邊滾動鐵管上的玻璃,一邊用嘴巴用力吹了起來,玻璃逐漸膨脹起來。
劉雲龍說道,吹玻璃主要是用來製造玻璃藝術品,你可以用你的想象力,把玻璃吹成一隻鳥,一條魚,或一隻虎。
那個工人就憑著自己的想象力吹成了一隻展翅飛翔的鷹。
劉雲龍看著那隻鷹說道:“在這隻鷹的表面塗上顏料,就是活生生的一隻鷹。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金鵬展翅,如何?”
周泉說道:“好,就叫金鵬展翅。這種藝術品準備買多少錢?”
劉雲龍說道:“藝術品麼,都是官員、文人、有錢人買的,他們就不會在乎錢。這隻金鵬展翅,加工一下,我看可以買到50兩銀子。”
“要50兩?”
“物以稀為貴嗎。現在買一幅唐伯虎的畫要多少錢?我們這種藝術品價格越高,買的人會覺得越珍貴。以後等玻璃藝術品多了,再降價也不遲。”
有一個工人指著凹曲的模子問劉雲龍,這種是做什麼的?
劉雲龍告訴他,是用來製作鏡片的。將這種鏡片加工後,可以做老花眼鏡、近視眼鏡。
崇禎年間蘇州已有人用天然水晶來磨製鏡片。
眼鏡早就從阿拉伯傳入中國,當時的眼鏡都是單鏡片,要拿在手裡才能用。明代磨製鏡片起始於杭州,是用天然水晶來磨製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後磨鏡技術迅速被蘇州人學會,所以劉雲龍一說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大家不是很陌生。
周泉問道:“我們不會磨製鏡片呀?”
劉雲龍說道:“你去聘請會磨製鏡片的師傅。以後你的玻璃坊就生產鏡子、鏡片、玻璃板、玻璃器具、玻璃鏡片、玻璃藝術品。”
周泉說道:“好的。”
劉雲龍臨走前,讓周泉去閶門買海帶後曬乾、再燒成灰。
周泉問道:“好好的,怎麼要把海帶燒成灰?”
劉雲龍說道:“我要提煉碘。把海帶曬乾,燒成灰,可以提煉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