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十月底,天氣已轉涼。本該秋收的季節,可江南大地一片荒涼,連剛剛冒出頭的小草也被留下沒飛走或剛剛孵化出來的蝗蟲吃了個乾淨。
在盤門西大街劉雲龍新家旁的一間教室裡,坐著40多個學生及教師,他們正在聆聽劉校長的開學典禮演說。
劉雲龍把學校命名為“樂益學校”,“樂益”兩字取之於“樂觀進取,裨益社會”。劉雲龍開辦的這所樂益學校相當於後世的中等專業學校。
這所教室正是劉雲龍在新買的地上蓋的,有4間8架。教室前一塊黑板的上方用紅紙黑字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黑板兩側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黑板的正中間用金色的粉筆寫著“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教室的隔壁還有幾間房子,主要是供路遠的學生住的,其中有2間是實驗室,目前還是空的,將來要擺放化學、物理實驗器具。
老師、學生的午餐及住校生的早晚餐由劉雲龍供應,反正家裡有吳媽、金媽做飯,還有2個家丁幫忙,暫時能滿足這些學生、老師的後勤需要。
教室裡坐著5位老師,這幾個老師都是蘇州本地的。
方以智推薦的2位老師來應聘後,一看是這樣的學校,推脫說不想誤了孩子們的功名,都不願來任教。
好在蘇州的舉人有不少,劉雲龍還是輕鬆招聘到了5個老師。
學校聘用的幾位教師叫時匡、柳進賢、華昱生、陶弘陽、毛為光,分別教授數學、語文、樂律(即音樂)、歷史、體育。除毛老師外,其他4位老師都是縣學、府學畢業的,中舉後沒有機會去官府做官,就抱著反正在家沒事做,出來教教書混幾個零花錢的心思來的。毛為光老師是武舉人出身,專門帶學生跑步、打拳健身。
招聘到老師後,劉雲龍對他們說,語文、樂律、歷史可以由他們自己編教材來教,也可以由他們採用縣學、府學的教材,但算術必須用劉雲龍編的教材來教學生。
40多個學生中,除劉雲豹、劉彩梅、李必恭外,都是義學畢業的,其他的學生有水車浜、居家園、高木橋、張家場、何家塔幾個村長、族長的子女,有大華工業集團公司幾個主要管理人員的子女。這些人的孩子都是在劉雲龍的要求下,被父母送來讀書的。學校也招收了十幾個盤門東大街附近的孩子。
讓學生家長們沒想到的是,每個學生每月都有1兩銀子的助學金。劉雲龍要求這些學生,無論是誰,每月的助獎學金必須自己用掉,且要向學校詳細說明這些助學金是用在何處的。
劉雲龍準備透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學會怎麼理財。
今天是開學典禮,這幾個老師一邊聽著劉校長講話,一邊在想,今後這些男男女女學生可怎麼教?以前他們讀書時,教師都是拿著書本,用毛筆手把手教人識字、計算,現在倒很方便,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所有的學生都能看到。粉筆有幾種顏色,可以用來寫下需學生們重點學習、記住的內容,黑板上的粉筆字用抹布一擦就沒了,確實很方便,要是用紙張、毛筆的話,得用掉多少紙張呀?真不知道這個劉校長是從哪裡學來的?
劉雲龍正講話時,外面的天突然黑了下來,接著是一陣狂風,捲起地上的落葉,起先是漫天飛舞,接著呼嘯著被吹進屋子,在地上打著轉。幾個靠近窗戶的孩子忙把窗子關上。
隔壁的金媽、吳媽和家丁也正在緊張地關著窗。
外面路上的行人邊跑邊喊著,要下雨啦,要下雨啦。
行人的話音剛落,只聽天空傳來幾聲巨雷,接著屋面、屋外的地面上傳來一陣“啪、啪、啪”的聲音,似乎要把屋面、地面砸穿,大家朝屋外一看,原來是一團團雞蛋大的冰雹在地上滾動著。
大家看著黑黑的屋外,想著這是什麼鬼天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