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64章 樂益學校

而劉雲龍想的是,小冰河期的氣候確實怪,這個季節竟然還打雷了,下了這麼大的冰雹。不過,有了這陣冰雹,蘇南、蘇北地區歷時3個多月的旱災、蝗災結束了,那些正在江北肆意擴散的蝗蟲將被這場冰雹砸個稀爛,沒被砸死的也會被凍死。

劉雲龍讓人點上蠟燭,繼續說道:“我辦這個學校確實不是讓你們去考功名的,是讓你們有機會去探索數學的奧秘,掌握物質變化的奇妙,熟悉各種物質相互作用的神奇。”

他拿起講臺上的粉筆、書本朝上拋去,粉筆、書本向上飛了一段高度又很快落到了地上。

他繼續說道:“剛剛所有拋起來的物體都落在地上,樹上的蘋果、梨子、桃子成熟腐爛後,也會掉在地上。你們可有人問過這些東西為什麼不會飛到天上去,最終都會落在地上?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已經燃燒了幾億年,它燒的是什麼燃料?為啥幾億年了還沒燒完,給我們送來了無窮無盡的陽光?老祖宗的各種科幻書中,如《山海經》、《封神榜》,以及本朝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中,幻想著人能飛天攬月、五洋捉鱉,那究竟能不能實現呢?”

他又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小陀螺。這個陀螺是他專門為今天的開學典禮用木頭製作的。

他拿著陀螺對學生說道:“你們小時候都玩過陀螺,可從沒試過陀螺能不能飛起來。今天我們來試試。”

他邊說,邊把陀螺放在一塊木板上,用手旋動陀螺,陀螺在木板上飛快地轉了起來。他把木板舉到半空,然後慢慢抽掉木板,小陀螺卻沒有掉下來,而是繼續邊轉動、邊漂浮在半空中。

教室裡所有的老師、孩子都站了起來,驚奇地看著懸在半空轉動的陀螺。他們心想,小時候玩陀螺的時候,怎麼沒發現陀螺可以飛在空中呢?

劉雲龍讓大家坐下,抓住還在空中旋轉著的陀螺,放在講臺上,繼續說道:“今後你們透過學習,就會知道這樣的陀螺需要多大的轉速才能懸在空中。”

他凝視著臺下的學生,語重心長地說道:“世界形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們的鄭和曾七下西洋,進行了一系列地理大探險,也令諸多外邦臣服我國。可是自我們閉關鎖國60年後,弗朗機的哥倫布就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又過了20年,弗朗機人就來到了我國。我們正在逐漸失去對海洋的控制力,如我們再不努力,我們也將失去近2000多年的科技優勢,外邦會架起大炮來屠殺我們。你們要在這裡學習三年,三年後我不求你們今後會成為魯班、華佗、沈括、畢昇,但你們必將比他們創造更多的輝煌。”

臺下傳來一陣陣掌聲。劉雲龍說道:“我們的開學典禮就到這裡。下面由我講第一課。”他拿起講臺上的《算術》本說道:“你們在社學、義學、私塾中都學過簡單的加減乘除。在我國有很多本算術書,比較有名的,有趙爽的《周髀算經》、張蒼的《九章算術》、夏侯陽的《算經》、劉輝的《海島算經》、祖沖之的《綴術》、王孝通的《緝古算經》等。你們學的算術方法都來自於這幾本書,但是這些書記載的計算方法是用漢文的“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加上、減去、乘以、除以”來計算的,今天我要引入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符號,來教大家怎麼進行加減乘除計算。”

他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10”和“、-、×、÷”符號,說道:“這就是阿拉伯數字,分別唸作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劉雲豹舉起手,說道:“我在肥皂鋪的時候,計數不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而是用我們的碼字來計數的。”

劉雲龍讓劉雲豹走上講臺,把他的碼字寫下來。劉雲龍就在黑板上寫下了“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劉雲龍說道:“你這種是商人用的‘蘇州碼子’,用來計數確實也方便,但用於計算的話,就沒有阿拉伯數字來的方便了。”

他接著在黑板上用阿拉伯數字演示了幾十道加減乘除算術題目,幾個老師、學生聽課後,覺得用阿拉伯數字來進行運算,確實比用漢字數字計算方便多了。幾十道題目演示過後,4位老師及學生們也慢慢熟悉了阿拉伯數字。

劉雲龍說道:“你們熟悉使用阿拉伯數字運算後,還要不斷地練習應用題來計算速度、面積、體積等等。今後的算術課,由時匡老師來教你們。”

時匡從教室後面站了起來,朝學生們鞠了個躬,然後說道:“這個用阿拉伯數字來運算,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剛剛接觸。以後,我就用阿拉伯數字教大家怎麼進行四則混合運算、代數運算、三角函式運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