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漢明

第976章 北美洲(8)

嘉靖七年(1528年),韋拉扎諾再次奉法國國王之命出海探險,航行到安德烈斯群島時,被西班牙人誤以為是海盜,將他抓住後處死了。

嘉靖十三年(1534年),法國人雅克·卡蒂亞(JacquesCartier,也譯作雅克·卡提耶爾、雅克·卡蒂埃)受弗朗索瓦一世的派遣,率2艘60噸的艦船、61名士兵到北美洲去探險。

在此之前,卡蒂亞的職業是海盜,江湖人稱“快樂的海盜”。有一次在法國海岸作案時,被法國海0軍抓住了。因卡蒂亞有高超的航海技術,法國人並沒有殺他,法國海0軍司0令反而將他介紹給了弗朗索瓦一世。自韋拉扎諾死後,弗朗索瓦正愁著沒人可用呢,見到卡蒂亞後,當即委他以重任,讓他去尋找去往中國的航道。

卡蒂亞到了紐芬蘭島東岸後,由於沿岸有冰層的阻擋,他沒法登陸,就沿著海岸先向西北航行,到了紐芬蘭島的最北端後,折向西南,進入了一個海峽,海峽的東北端有個島嶼。卡蒂亞將這個島命名為“貝爾島(BellIsland)”意為“美麗之島”,將海峽命名為“貝爾海峽”。

貝爾島,長約17公里,寬約5.5公里,面積約52平方公里,島上最高點海拔213米,是個無人居住的島嶼。

貝爾海峽,位於紐芬蘭島、拉布拉多半島之間,長約145公里,寬16-27公里之間,海峽兩岸有很多海獅、海豹。

卡蒂亞穿越貝爾海峽後,進入了一片海域。他對周邊海岸進行考察後,發現這片海域是個海灣,由於這天正好是基0督0教聖徒聖勞倫斯的祭日,就把它命名為“聖勞倫斯灣(GulfofSaintLawrence)”,並在聖勞倫斯灣內先後發現了馬格達倫群島(MagdalenIslands)、聖珍島(SaintTreasureIsland)、阿松普森島(AssomptionIsland),並發現了聖勞倫斯河(SaintLawrenceRiver)。

聖勞倫斯灣,長、寬各達400公里左右,面積約16萬平方公里,海灣沿岸生活著大量海獅、海象、海豹。其實,卡波特父子早就發現了這片海域,但他們以為這就是“太平洋”,根本沒想到僅僅是個大海灣。

馬格達倫群島,位於卡波特海峽之北,有9個較大的島嶼和眾多小島組成,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島上的土著人以捕魚為生。

聖珍島,位於布雷頓角島的西部、馬格達倫群島的西南部,東西長約255公里,南北寬在6-54公里之間,面積約5660平方公里,島上居住的是印第安邁克邁克人,以漁獵為生(注:歷史上,1763年英法殖民戰爭結束後,法國將聖珍島割讓給了英國,英國人將島名改為“聖約翰島”,1798年以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兒子“愛德華王子(PrinceEdward)”重新命名)。

阿松普森島,位於馬格達倫群島以北,長約225公里,寬在16-56公里之間,面積約7900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191米,全島遍佈森林,島上的土著人以漁獵為生,稱該島為“納蒂科斯提島(Naticosti)”,意為“獵熊的地方”(注:歷史上,1763年英國人佔領阿松普森島後,改名為“安蒂科斯蒂島(AnticostiIsland)”)。

聖勞倫斯河發源於北美洲五大湖地區,源頭是蘇必利爾湖(LakeSuperior)西部的聖路易斯河(SaintLouisRiver),流經蘇必利爾湖、休倫湖(LakeHuron)、伊利湖(LakeErie)、安大略湖(LakeOntario)後,向東北方向流入聖勞倫斯灣,全長約4000公里,春夏季自河口到安大略湖可以通航,通航里程約1200公里。安大略湖與伊利湖之間,因有落差達99米的尼亞加拉瀑布(NiagaraFalls),沒法通航。

卡蒂亞測繪了聖勞倫斯灣沿海地區的地形後,透過紐芬蘭島、布雷頓角島之間的海峽回到了北美洲東海岸。他把紐芬蘭島、布雷頓角島之間的海峽命名為“卡波特海峽”,以紀念卡波特父子。然後向南航行,發現了一個呈西南—東北走向的海灣,他把這個海灣命名為“芬迪灣(BayofFundy)”。

芬迪灣長約170公里,寬約100公里,潮汐落差達14米,比錢塘江的海潮要壯觀的多。每次退潮後,海灘上會留下大量的海螺、海貝。

卡蒂亞向南航行了一陣後,由於沒找到通往太平洋的航道,就回到了法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