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又望著比他小几歲的孫世寧,問道:“上過學嗎?”
孫世寧說道:“父親在時,跟著娘學過識字。哥哥把我領會老家後,在私塾裡讀過書。”
“那你喜歡小姐姐教你讀書嗎?”
孫世寧用稚嫩的話音說道:“喜歡。”
朱慈烺就指著劉雲龍,對孫世寧說道:“他有個漂亮的妹妹在蘇州教書,明天就把你送到蘇州去,好嗎?”
“好。”
“等你讀好書,好好考個功名,做像你父親一樣官。”
“我不想當官,只想當兵。”
“為啥?”
“當兵可以保家安民。”
“有志氣。行,當你長大後,我一定讓你當兵。”
“謝皇上。”
朱慈烺又指著賀喜貴,問常延齡:“孫世瑞、孫世寧能安全來到南京,賀喜貴的功勞,你記著了嗎?”
常延齡說道:“我當然記著的,準備升他為千總。”
“準了。”
賀喜貴聽後,忙立正、敬禮,說道:“謝皇上,謝總指揮。”
次日,朱慈烺、各大臣、劉雲龍在工部尚書李邦華的帶領下去長江邊的龍江船廠。過了定淮門後,就看到工部侍郎金世俊、員外郎狄津、南京水師提督劉孔昭已在龍江船廠大門口恭候了。
金世俊是浙江義烏人,出生於萬曆元年(1573年),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中進士,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授中書舍人之職,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任吏部四司主事,2年後升封司郎中,掌管封爵、廕襲等事宜。泰昌元年(1620年)丁憂回鄉,期滿後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天啟四年(1624年)因得罪魏忠賢,以病告歸。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服法後,金世俊以原官起用。在任期間,平反了錢龍錫、張鳳翔等人的冤案。崇禎四年(1631年),擢為工部侍郎,奉詔督造九皇陵。時工部尚書曹貞子得罪了內宦張彝憲,辭職回家,金世俊被委以工部主持,因堵塞了以前少工多報,從中作弊的漏洞,得罪了不少權貴,於是在德陵竣工後,於崇禎六年(1633年)告老還鄉,過起了隱居生活,侍奉老母,專心寫作。朱慈烺在南京登基後不久,詔金世俊到南京,官復原職。他到南京就任後,分管龍江船廠。
進了船廠後,看到廠內彩旗飄飄,造船工人都整齊地站立在兩旁,不遠處的3個大船塢內有3艘排水量為2000噸的艦船,不過這些艦船豎起的不再是風帆,而是大煙囪。
這是龍江船廠造的第一批蒸汽機驅動的艦船,儘管還是木質戰船,但船弦兩側不再像以前用茅竹護板加固,而是改用鐵皮包箍。甲板上架起的也不再是佛朗機炮,而是安裝了大華公司生產的艦炮。3艘艦船的船弦上分別寫著大大的“武毅”、“襄愍”、“忠靖”,那是分別為了紀念戚繼光、袁崇煥、孫傳庭。
這3艘艦船已分配給南京水師,因此今天的南京操江總督劉孔昭是興高采烈,令水兵們整齊地站立在船塢旁。待朱慈烺走到船塢旁後,劉孔昭分別將“武毅號”艦長曹寧、“襄愍號”艦長杜立忠、“忠靖號”的艦長何亞光介紹給朱慈烺認識。
曹寧、杜立忠、何亞光向朱慈烺敬了軍禮後,朱慈烺問劉孔昭:“你們什麼時候去永明城?”
劉孔昭說道:“稟皇上,待船塢放水後,我們就去永明城。”
“艦船不海試了?”
“我們一邊去鯨海,一邊進行海試。”
劉雲龍說道:“皇上,我們給龍江船廠提供的圖紙都是定型產品,早已經過海試了,應該不會有問題。不過為了預防萬一,艦船到了太倉後,太倉造船廠會派人登艦的。”
金世俊在邊上也補充道:“我們龍江船廠也會派技師隨船北上,到達永明城後,與太倉船廠的技師一起勘察地形,確定永明造船廠的廠址。”
“工部準備在永明城建造船廠了?”
“是的。”
“既然決定在永明城建造船廠,那船廠的規模可不能比龍江船廠小。”
“是。”
“接下來將造哪幾艘船?”
“馬上開建‘忠烈號’、‘忠壯號’、‘文忠號’。”
朱慈烺知道忠烈號、忠壯號、文忠號分別是紀念盧象升、傅宗龍、孫傳承的,就問道:“造這幾艘船需要多久?”
“有了建造‘武毅號’、‘襄愍號’、‘忠靖號’的經驗後,2個月就能建造完畢。”
“也是分配給‘鯨海艦隊’的嗎?”
“是的。”
“今後一直造2000噸級的船舶嗎?”
“稟皇上,我們在大華公司的幫助下,正在建造2個大船塢,完工後可以建造3000噸級的船舶。”
“為啥不造鐵甲艦呢?”
金世俊看了一眼劉雲龍,說道:“皇上,鐵甲艦是大華公司的專利產品,工部暫時也沒錢買他們的專利,除非皇上下旨......”
“要我下旨給你免費使用?”
“也不是免費試用,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分期支付專利費。”
“那是你們工部與大華公司的事,我可不能干預,我相信皇兄是講道理的人。”
劉雲龍聽了朱慈烺的話後,心想你這不是明著要我答應將鐵甲艦的專利賣給工部嗎?於是說道:“皇上,鐵甲艦需要很多焊工,等龍江船廠培養了焊工,再買專利也不遲。”
朱慈烺就問道:“培養一個焊工需要多久?”
“三個月才能入門,要熟練焊接的話,至少需要一年。”
朱慈烺就對金世俊說道:“聽到沒有,造鐵甲艦需要焊工,趕快培養焊工呀。”
“是,我馬上去招聘一批年輕人去學焊接技術。”
朱慈烺聽後點點頭,又對金世俊說道:“開閘吧。”
金世俊聽後,就對狄青說道:“船塢開閘。”
狄青就大聲喊道:“開閘。”
鑼鼓聲中,船塢的閘門開啟了,江水奔騰著進入了船塢,“武毅號”、“襄愍號”、“忠靖號”慢慢地在水中浮了起來。待船塢內的水位與長江水位齊平後,劉孔昭下令水兵登艦。水兵登艦完畢後,劉孔昭向朱慈烺敬了軍禮後,登上了“武毅號”。在一陣汽笛聲中,“武毅號”、“襄愍號”、“忠靖號”駛出了船塢,開進了長江。水兵們整齊地站在甲板上,向岸上的人群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