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正是桃源村的村長,年輕時還當過兵,退伍後就回到村裡,一干就是幾十年,村裡人都敬重他。
“這不是葉娃子嗎?啥時候回來的,幾年不見,都長這麼高了!”老人一眼就認出了楊葉,渾濁的眼中泛起一絲光亮,原本平靜如水的臉上頓時盪漾起一層層笑意,像是平靜的湖面投進了一顆石子,泛起圈圈漣漪。
楊葉放下行李,連忙遞上一支菸,笑著說:“老叔,我剛回來的,這不今天就過來看看您,您老身體還好吧?”
楊村長接過煙,用手指敲了敲煙桿,笑著說:“好著呢,好著呢,這把老骨頭還硬朗著呢!倒是你,好幾年都沒看到你的人影了,聽說你在城裡上了大學,現在是大學生了,了不得啊!”
“老叔,您就別笑話我了,我現在就是一個無業遊民。”楊葉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我現在啊,也就是個閒散人員。”
“咋會是無業遊民呢,大學生可是香餑餑,多少大公司搶著要呢!”楊村長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一口菸圈,“怎麼樣,這次回來是準備在城裡大展宏圖,還是……”
楊村長欲言又止,他知道楊葉的父母因為空難去世了,這孩子心裡一直有個疙瘩,他怕提起傷心事。
楊葉自然明白楊村長的意思,他勉強笑了笑,說道:“老叔,我這次回來,不走了,就留在村裡,準備把咱們桃源村發展起來,讓村裡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好好!”楊村長聽了,眉毛都立了起來,臉上的笑容更濃了,“這可是大好事啊!葉娃子,有出息!你準備怎麼幹?需要我做什麼,你儘管說,我這個老頭子雖然老了,但還有一把力氣,還能幹點活!”
“老叔,您就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到時候少不了您幫忙,您就請好吧!”楊葉知道老村長是真心實意為村裡好,便寬慰他道。
“好!好!好啊!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你看看,你這一回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疼你才好。對了,你家那房子,都空了小半年了吧,要不要我找幾人幫你把家裡打掃一下,你一個人能忙得過來嗎?”楊村長關切地問道。
“老叔,沒事的。如果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我再請您老人家吧。”楊葉微微一笑道。
“如果有事,不要給老叔客氣。去吧去吧!”楊村長擺擺手道。
……
楊家老宅是一座青磚灰瓦的三進三出四合院,佈局規整嚴謹,層層深入,頗具古典韻味。穿過寫滿歲月的垂花門,踏上由青石板鋪成的甬道,便來到了第一進院落。院中幾棵棗樹挺拔茂盛,每逢金秋,樹上掛滿紅彤彤的果實,映襯著青瓦飛簷,展現出一幅古典田園美景。
第二進院落最為寬敞,院中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冽甘甜,旁邊擺放著木製的風車和水桶,曾是桃源村村民日常用水的來源。幾株石榴樹在井邊茁壯成長,五月榴花開時,紅豔豔的一片,把整個院落裝扮得溫馨而繁盛。
走進第三進院落,便是一處幽靜的花園,其間亭臺軒榭,翠竹搖曳,曲徑通幽,恍若遠離塵世的清淨之地。這裡曾是楊葉父母紀念日的宴請之地,承載著許多溫馨的回憶。時間的洗禮並未讓花園顯得荒蕪,反而增添了幾分滄桑之美,各種野草在無名的角落裡蓬勃生長,顯示著生命不息的頑強力量。
整個楊家老宅不僅是楊葉的家園,也是記憶的載體,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灰瓦都記錄著歲月與情感的脈動,儘管物是人非,老宅依然屹立,默默守候著主人的歸來。
楊葉放下行李箱,挽起袖子,開始清理庭院;拔草、掃地、整理雜物,簡單重複的勞動,卻讓他原本煩躁不安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夕陽西下,楊葉終於清理出一片空地,他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望著滿天的晚霞,思緒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