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苒去廬州的事情,餘芳慧即便是在外地,也透過鄉里鄉親清楚知道。
打工人在外地,老鄉不少,都是抱團。
很有可能就是一個拖著一個,在廠子裡面形成小團體。
半年來,暗戳戳,似有似無的譏諷挖苦更是因為此事到達了巔峰。
嫉妒心在農村不少見,但熱心腸也是有,很矛盾,卻又詭異的存在。
說起來,葉家和自己家,還是因為當初在道路工人時結下的緣分。
那時候條件都差不多,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萬元戶越來越多,差距就明顯起來。
尤其是葉家還有個當過公路局局長的老爺子,即便不在位退休,依舊能抓住更多的機會。
葉苒是個好姑娘,對自己的孩子有多喜歡,餘芳慧怎麼可能感覺不出來?
要是有的選,自然是兒媳婦的唯一人選。
可眼下,自家這個情況,真要勉強湊在一起,最後受傷的說不定就是張澈。
柳雯是多麼心高氣傲的一個人,餘芳慧是體會極深。
當然了,說這事還早,不然的話,江秋明這丫頭,她倒是挺喜歡。
可按照自己對兒子的瞭解,他似乎有些看臉的潛質。
學前班的時候,就喜歡和長得漂亮的女孩子親熱,讓葉苒發了不小的脾氣,回家找柳雯以及自己抱怨。
後來漸漸這種情況就少了,不過,有次聽小學班主任說起,葉苒曾經偷偷打小報告,就為了老師將漂亮女孩子的位置,從張澈身邊調開。
雖是小孩間的玩鬧,可還能瞧得出來,葉苒這丫頭,尤其護食。
再往後,小報告都沒有了,但也就見她和自家兒子張澈玩在一起。
手段不簡單。
要是放在古代,妥妥的大婦之姿。
面對餘芳慧的問題,張澈坦然的點點頭:“我去找她了。”
這輩子,不可能再錯失,縱然有千難萬險。
餘芳慧張了張嘴,卻不曉得說些什麼好。
勸兒子放手?
這不是母親能說得出來的,於是乾脆就不聊這個話題。
“藜藜說你和出版社簽了合同,寫了本書?”
“嗯,估摸著這一兩月就能看到。”張澈沒否認,這事沒有瞞著的必要。
更是萬事俱備,就差出版的東風。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這個理由遮掩。
徽州文藝在廬州,自己在灕水,就是有些動靜,兩幫人總不能跑到一起對口供。
至於那筆一百五十多萬的獎金,也能順利洗白,至於楚安妮,更是像個神仙一樣,渺渺無蹤,不存在洩密的可能。
再說,等到翅膀硬了,知道了也無妨。
不過,顯然自家父母和大姐張藜有著聯絡,要不是考試拿出硬貨,關於選科,說不得就是真要產生些矛盾來。
此前未雨綢繆,並非沒有必要。
聞言,餘芳慧點點頭,終究兒子出息是件好事。
可她也並非目不識丁的人,曉得出書雖難,但市面上的書不計其數,總有些辦法。
難不過掙錢。
也就沒有細細追問稿費的事情。
二十五萬,是個想想就覺得乏力的深坑,就不要把孩子拖進來。
“媽,你們這次回來大概呆多久?”
張澈隨口問了句,但心裡估摸著記憶裡面的時間,好像也就半個月。
“下個月一號走。”
餘芳慧的語氣有些平淡,甚至帶著點溫柔的笑意。
可其中的疲憊感,還是遮掩不住。
往後的打工人,週日晚上都會因為隔天去公司產生上班綜合徵,更別說這背井離鄉半年,又該有多少勇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