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澈估算著時間,只希望徽州文藝能夠快些將《怒晴湘西》的稿費結算,甚至見到實體的雜誌。
方才有上那麼點希望,將倔強不服輸的父母留下,省得去受那縮短壽命的苦累。
“你爸喝了酒先睡了,我去看看。”
母子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近況,直到餘芳慧打了個哈欠,臉上再是抵擋不住睏意,起身走向房間。
回了房間。
張南林卻是不曉得什麼時候已經醒了,已經洗完澡,正在擦頭髮。
“先把帳算算,明天一早我就去把錢還了。”
餘芳慧聞言,彎腰從地上的行李大袋子裡面找出來個本子,開啟後,用筆在上面勾勾畫畫。
“你這邊是一萬二,我這邊是一萬一,扣掉開銷,還有家裡要花的錢,至少得剩個三千,還個兩萬差不多。”
“那就這樣。”
張南林點點頭,坐在床上,沉吟道:“大姑爺家老表說是生了病,先把大姑爺家裡的錢還了,還有小姨家,要建新房,也得還點,這就差不多了。”
都是親戚朋友借的錢,沒有明說什麼時候還,但誰不想早點。
但張南林考慮的是,輕重緩急。
再有這個窟窿太大,也沒有辦法公平對待。
至少要有個三四年,才稍稍能看到點希望。
“剩下三千,回頭多給點兒子,高二開學,學雜費住宿費,都是要的。”
張南林想到什麼:“我們倆到了那邊也花不了什麼。”
“也行。”
餘芳慧點點頭,旋即便是說起書籍出版的事情。
“說是有些稿費,不知道多少,我估計管個日常開銷不成問題,我們給的,就給兒子買兩套新衣服吧,去年過年,也沒置辦什麼。”
張南林不太懂出版的事情,畢竟接觸的不多。
平常看的都是地攤上的盜版書籍,以前在家還有空,如今在紡織廠,更是一點空閒都沒有。
“好在成績沒有落下,寫書就寫書吧。”
之前聽說成績下滑,心裡著急,恨不得回家去學校問問,後來又聽張藜說,成績變好,甚至拿了獎學金,才放下心來。
山裡人沒有多少值得依仗的,便是靠大山,也不能富裕。
想要走出山裡,只有讀書這條路,張藜就是個例子。
在廬州一個月的工資,輕鬆超過他們在廠裡累死累活。
誰不想自家的兒子,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餘芳慧甚至想著,若是考上的大學好一些,說不定和葉苒還能有更多的希望。
這也是她剛剛沒有開口勸說的最大原因。
兩夫妻嘀嘀咕咕,關著燈說著夜話,終究是抵擋不住睏意,在透過報紙的月光下,陷入沉睡。
......
幾百裡之外的江城。
郊區的印刷廠很是忙碌。
工人們正在徹夜工作。
“頭,你說這咋回事,本來都說要印了,怎麼突然就改了主意,拖到現在?”
“你是來的時間不長,兩年前也有過,無非就是有更好的稿子,臨時改的唄。”
組長嘆了口氣。
“你也不看看日子,都十六號了,再不發出來,等到天南海北的讀者看到,說不定下個月了,還能說是七月刊?”
“也是,《古今傳奇》是越來越火了,這次又印了二十萬冊?”
“且看吧,說不定後面三十萬,都是有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