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實行了這一條鞭法,市面上的銀子自然而然也就流通的更快了,銀子流通的更快,物品交易的需求和速度也就越快,如此往復,全國的銀子自然就增多了,銀子多了,國庫不就充實了嗎?”
聞言,李世民眉頭緊皺。
“這……”
“蘇先生所言,所謂的銀子轉手次數更多了我倒是能明白,可這流通的次數變多,為何就意味著銀子總量也變多了呢?”
蘇夜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
“李老先生,你想想,銀子代表著什麼?說白了,銀子本身是個沒什麼價值的東西,只不過是用來代替需要交易的物品罷了。”
“銀子交易次數更多,那便說明物品交換次數更多,物品交換次數變多,那便意味著物品的數量定然增多了。”
“一個原本一天只需要耕種四個時辰的農夫,現在不僅要耕種四個時辰的田地,還需要另外再勞動兩個時辰,或是用於織布,或是用於別的上面。”
“整個大唐幾千萬的農夫,每個人每天都多勞動兩個時辰,豈不是意味著整個大唐的財富都增多了嗎?”
李世民聞言詫異道,“可這樣不相當於變相增加百姓的負擔嗎?這樣和增加賦稅有什麼區別?”
蘇夜擺了擺手,輕笑道,“非也非也!”
“我們大唐現在的稅制乃是租庸調製,所謂租庸調,便是每個百姓既需要繳納稅糧,又需要服徭役。”
“若是不用服徭役,那便需要多多繳納稅糧。”
“而一旦按照我所說的實行一條鞭法,這些百姓便不再需要服徭役,每日只安心勞作,朝廷拿走的稅錢不變,他們的財富卻增多的,實際上是替他們減少了徭役負擔,還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來源。”
“以往,百姓並非不想勞作,只是因為這多餘的勞作乃是為了朝廷服徭役,故而苦不堪言。”
“如今這多出來的兩個時辰勞作時間,乃是為了他們自己,何樂而不為?”
“所以在我看來,實行一條鞭法,不僅可以增加國庫收入,還可以減輕百姓負擔,增多百姓收入,可謂是一舉三得,這才是真正的開源節流,不是嗎?”
一番話說完,李世民愣在原地。
一旁的李承乾也是直接呆在原地。
李承乾自然是很難完全明白蘇夜的意思,只明白了個大概。
但對於智商超群的李世民而言。
這番道理雖然只是第一次接觸,但作為皇帝每日要為了國庫操心,可以說第一時間便領悟了其中的奧妙。
這會兒的李世民只覺得自己這龍佩花的太值了!
蘇夜提出的這個方案。
不光可行,而且還十分的有作用。
一旦實行。
恐怕整個大唐的國庫能直接增多六分之一!
至少幾千萬兩銀子!
而自己的代價僅僅只是一塊玉佩!
這交易,誰能說不划算?
李世民連連點頭道,“蘇先生之才華,當真是驚才絕豔,令人歎服,要我說,就是那古之管仲張良,恐怕也不過如此!”
蘇夜擺了擺手,一陣輕笑。
“李老先生言重了。”
“我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罷了,和那些大才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