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連經過統計,是犧牲了48位戰士。
鬼子的傷亡或許比這大一些,但應該不會多太多。
王虎道:“這麼說,就咱們一個班可能就打死了將近一半的鬼子?”
“出息了!”
“出息了!”
吳大順樂的眼睛都沒了,事實證明,九班雖然人少,但是這戰鬥力可一點都沒含糊——這五條三八大蓋兒放在九班的手上,可沒有被埋沒。
副班長趙龍則是一針見血的指出:“一個是咱們的槍好,其他各班都沒有咱們這樣的條件,一個班九個人,甚至就有五支三八大蓋,還有兩條漢陽造。
遠的不說,這次戰鬥,咱們三連的同志要是人手能有一把三八大蓋兒,就算那些藏在卡車裡的小鬼子鑽出來,這仗咱們也不是不能打。
另一個……”
趙龍的目光落在陳建的身上:“還是這小子夠狠,一個人就貢獻了17個頭,你們算算咱們幹掉的這些鬼子減掉17個還能剩下多少?”
——如果是站在上帝視角來看,這次伏擊戰三連一共幹掉66個鬼子,九班就幹掉38個,那麼其他的戰士一共才幹掉28個。
聽著似乎有些離譜。
畢竟九班統共就只有九個人,九把槍。
但實際情況就像是趙龍所說,其他各班戰士們的裝備實在是太差勁了,破舊的漢陽造,膛線都快磨平的老套筒,每個人配發的子彈也很少。
這次連長宋大川下了血本,可除了九班以及分配到三八式步槍的戰士們之外,每個人配發的彈藥量還不足15發。
伏擊的時候,為了避免暴露,又不可能離日軍太近。
儘管宋大川已經想盡了辦法拉近伏擊的距離,但是那些老舊的漢陽造,老套筒的射擊精度依舊低的可憐。
否則,宋大川也不會被迫在戰鬥打響之後不久,趁著鬼子的火力被暫時壓制,便命令三個突擊班冒著敵人的火力全部壓上去。
但凡彈藥充沛,宋大川也願意讓戰士們直接用槍炮把鬼子消滅,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這消滅的28個鬼子裡邊,大多還是被兩挺機槍,以及擲彈筒打掉的。
回到正題。
王虎樂道:“二狗,你怕是還不知道吧?你已經在咱們整個三連出了名了,被大家起了個綽號。
叫什麼?
陳十七!
剛加入咱們三連,第一次參加戰鬥,一個人就幹掉了17個鬼子,不叫陳十七叫什麼?”
陳建跟著笑了笑,卻從這份資料中體會到了八路軍部隊的辛酸。
目前整個三連,也就九班的裝備水平稍微好一些。
其他各班的情況,再加上這次慘重的傷亡,根本慘不忍睹。
他盯著自己剩餘的98點軍功。
琢磨著是不是可以換點什麼,以充實三連的裝備。
步槍裡邊最便宜的是漢陽造,5點軍功。
差不多可以換20支漢陽造步槍。
或者說,在能夠換到的步槍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三連的戰士們最缺少的是對應口徑的子彈,比如老套筒和漢陽造所用的7.92毫米子彈。
98點軍功,倒是能換9800發7.92毫米步槍彈。
均到三連剩下的戰士們手中,每人也能發個100多發。
但是槍的問題又不好解決——老套筒和那些用舊了的漢陽造步槍的效能實在是太差勁了。
陳建忽然覺得軍功完全不夠用。
自己一個人倒是綽綽有餘。
可如果是對整個連隊。
杯水車薪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