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離譜的戰局一爆發。
別說是日軍了,即便是下令直接發動猛攻的周團長也有點懵。
一直以來,周團長都是個穩紮穩打的性子,和性格張揚,敢衝敢打的獨立團的韓團長不同,也和整天嚷嚷著生怕沒仗打的新二團的許團長不同。
他一向是不顯山不露水的。
這回多少也是存了點心思,琢磨著好不容易撈到一場主攻的任務,而且還是八城軍分割槽部隊裡邊率先換裝打造的五大精銳團。
這對於任何一個團長而言,可都是莫大的榮耀。
說什麼也得抓住機會,打出彩來,讓他新一團也露露臉。
尤其是在八城軍分割槽,這樣一個內部訓練,戰鬥,競爭極為激烈的地方——好說好歹,他新一團,包括獨立團還有新二團,相對於八城軍分割槽的其他17個步兵團而言,那可都是老牌團。
但是在陳建的帶領下,八城軍分割槽這些新組建的步兵團,戰鬥力提升的太兇猛了。
即便是和新一團,獨立團新二團這樣的老牌團,也幾乎沒有什麼差距,甚至還有過之而不及。
說起來,他們新一團的這些老兵們,甚至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老兵了。
周團長便琢磨著,這次的機會一定要把握住了。
所以這次的戰鬥一爆發,從周團長到新一團的各營連長,甚至是基層的戰士們都憋了一股子氣,想要在這場戰鬥中打出彩來。
所以即便知道眼前面對的是號稱日軍陸軍最為精銳的關東軍。
即便是知道眼前的關東軍的兵力規模甚至比自己一行隊伍要大得多。
周團長還是毫不猶豫的發動了進攻。
新一團全團將士們奮勇作戰。
1萬多人的隊伍,衝擊10萬餘人的關東軍,照樣不在話下。
結果戰鬥一打響,周團長傻眼了,心想這鬼子關東軍也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利害嘛,怎麼還縮頭縮尾起來了?
雙方的野戰部隊一碰撞。
既然是較大規模的精銳部隊,率先較量的自然是各方的炮火強度。
關東軍這邊雖說有10萬餘部隊,四個野戰師團的規模,但是整體隊伍龐大,需要顧慮的防線也多。
新一團這邊,在周團長的指揮下則是不管不顧,將士們滿腦子就只有一個念頭:
進攻!
至於防守什麼的,全然不在乎了,你再能防守,假如10萬關東軍同時發動衝擊,能防的過來嗎?
這種不要命的打法,反倒令關東軍這邊壓力倍增,由於搞不清楚八路軍的作戰意圖,而有些束手束尾。
所以雙方展開的碰撞,在區域性交鋒中。
實際上關東軍這邊調動的兵力和新一團這邊相當。
或許要稍微多一點,但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所以差不多也就是一個師團的規模,迎戰新一團。
在炮火對轟中。
日軍甲種作戰師團所屬的各式野炮,榴彈炮,山炮,步兵炮瘋狂開火,其火力強度之誇張,果真要比日軍的華北方面軍強悍的多。
若是在抗戰前些年的時候,鬼子的這麼一個甲種作戰師團,幾乎可以橫掃整個華北的中國抗日武裝了。
而新一團這邊是怎麼應對的呢?
一方面同樣是火炮齊鳴,如今藉著精良的裝備,也是腰桿子夠硬,徹底站起來的周團長大罵道:“這小鬼子來來回回就是這幾招,戰鬥一打響,還沒見人呢,炮彈就他孃的毫不講道理的砸過來。
可如今咱也闊綽了。
不就是炮火對轟嗎?誰怕誰?把咱們團所有火炮全部拉上來,轟他孃的,也讓鬼子嚐嚐咱們的炮火的厲害。”
於是一門門火炮在後方迅速構築的臨時炮擊陣地上展開。
基本上都是達到了戰役級別的身管火炮,包括前些年被小鬼子寶貝的和什麼似的九二式步兵炮,在這裡基本上都算是墊底的。
估計也就是勉強夠著戰役級別火炮的級別。
其他各類火炮,型別十分齊全,山炮,野戰炮,榴彈炮,包括各類口徑的自行火炮。
從整體的數量上,還有炮火強度上來講,絕不亞於此時此刻處於關東軍前鋒部隊的日軍第六師團所配屬的師團級別的打擊火力。
就算不能單方面碾壓日軍。
至少小鬼子以炮火優勢單方面欺負八路軍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了。
在炮火對轟的同時,周團長按照既定的戰術,正面三個團負責牽制,兩翼迂迴進攻。
他比誰都清楚,此時自己新一團和鬼子關東軍的優劣勢所在。
不出意外的話,眼前撞上的必然是關東軍主力部隊,根據情報說,恐怕得有四個野戰師團的規模,所以日軍肯定是佔有兵力優勢的。
至於炮火對轟。
新一團雖然不懼日軍師團。
可想要純粹憑藉火炮擊潰對手,也絕不可能。
一路趕過來的途中,周團長召集麾下的五位團長時便分析的很清楚:“兵力上咱們不佔優勢,炮火對轟上咱們也很難徹底擊敗對手,所以必須得找到屬於咱們的優勢。
那是什麼呢?”
周團長揚了揚自己拿在手中的17半自動步槍:“就在於咱們的連排級炮火優勢上,在於咱們短兵交接的,以半自動步槍為主的火力優勢上。
鬼子的炮火是厲害,兵力規模也比咱們大的多。
可他們用的是什麼?到底還是那些栓動式的步槍,這就是小鬼子對陣咱們隊伍最大的劣勢。
所以炮火對轟只是掩護,側翼進攻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
用咱們的優勢徹底擊潰對手!”
如果沒有這批17半自動步槍,沒有隊伍優勢的連排級火力壓制,周團長也沒有這個底氣,以他一個大團的兵力,便敢硬剛鬼子關東軍的四大師團。
戰場上,雙方的炮火對轟依舊在繼續。
關東軍的炮火兇猛。
新一團的火力同樣是毫不遜色。
雙方較量中,各方的炮兵陣地,對應的火炮和人員皆有傷亡,整體上來講,誰也沒佔到多少便宜。
縱然如此。
當雙方交戰的情形徹底呈現,這支關東軍大後方,由四大師團臨時組成的聯合指揮部內,四名日軍中將徹底驚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