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抗戰也太真實了

第379章 對陣關東軍

彼時,關東軍的四個師團從北平方向傾巢而出,然後沿著西南方向向龍城以北地區靠攏。

樹的影。

人的名。

儘管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幾度揚言,要將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部隊徹底打垮。

但是從第一軍的慘敗,到華北方面軍被重創,再到華北,華中,華南三個方面軍聯合作戰,竟打不穿八城軍分割槽八路軍部隊展開的防線。

前車之鑑就在眼前。

梅津美治郎在實際指揮上卻是絲毫不敢大意。

包括針對龍城以北地區被圍困的第一軍的增援,其麾下的四個野戰師團,號稱戰力精銳的甲種作戰師團,浩浩蕩蕩的10萬餘眾,卻也不敢冒然推進過快。

在指揮部的軍事地圖上推演接下來的戰局情況的時候。

梅津美治郎指出:“我們關東軍雖然從來沒有和八城軍區的八路軍部隊交過手,但是從這些八路和華北方面軍的數次交戰情形來看。

敵方的八路軍指揮官戰術靈活,戰術思維跳躍。

包括他們整個部隊的戰術執行能力也極為強悍。

從當初的八城攻防戰,到黃山大戰,再到此次與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的交鋒。

這支八路軍在戰術上極具靈活的特點,似乎總能化局面的被動為主動,甚至是在我軍展開的多次兵力優勢的包圍戰中,伺機制造區域性的作戰優勢,率先摧毀或打垮我軍一部力量。”

所以梅津美治郎提出:“此次我軍南下作戰,所以需要警惕的就是八路軍的分割包抄戰術。

四大師團要保持高度的協同性,絕不能給八路可乘之機,讓八路逐個擊破。”

尤其是考慮到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兵力規模恐怖。

即便是有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的牽制,梅津美治郎也不敢打包票,八路有沒有可能在暗中抽調出更多的兵力,突然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四大師團在出發之際,梅津美治郎再三囑託四位師團長:

“只要保持共同進退,將四個師團的作戰力量聚集在一處,你們就是一塊不可撼動的鐵石,即便這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再厲害,也絕不可能將你們摧毀。

切記切記!

無論是進攻還是後撤,要保持絕對的協同!”

這倒也說不上,到底是梅津美治郎足夠謹慎,還是這老鬼子在關東待久了的刻板戰術思維了。

至次月月初。

從八城軍分割槽八路軍部隊進攻龍城地區開始,直到戰局規模升級,三晉大反攻展開,日軍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從多個方向進攻三晉。

至此已將近一月。

雙方的戰鬥似乎陷入了焦灼。

日軍即便是集結了華北,華中,華南方面軍的力量,依舊沒能迅速突破八城軍分割槽的八路軍部隊在三晉各戰略要地展開的防線。

以龍城以及周圍縣城為主的三晉核心防守區,依舊牢牢的掌控在八城軍分割槽手中。

如此。

當關東軍的四大野戰師團忽然向龍城以北地區靠攏,這支強悍的武裝力量便立馬成為整場戰局最大的變數,各方勢力的目光無不被牽引至此,紛紛認為戰局的改變即將開始。

從北平地界離開。

關東軍的四大師團便按照其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的囑託,保持著高度的協同,幾乎是共同進退,向龍城以北地區靠攏。

前鋒,中軍,後衛部隊,四個師團組成的10萬餘精銳,浩浩蕩蕩的推進。

騎兵偵察部隊,摩托化搜尋聯隊,伴隨著裝甲車發動機的轟鳴聲,提前在進攻路線的前沿和周邊展開,確保沿途沒有八路的伏擊。

日軍的謹慎,的確令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更加的不好下口。

但是為了保持高度的協同,步兵,輜重部隊,炮兵部隊,誰也不能脫離,關東軍的整個隊伍的推進速度,也因此受到限制。

這給了八城軍分割槽五大精銳團充分的時間主動迎擊。

按照陳建的指示,此次五個團雖說是協同進攻,但區域性上完全可以說是獨自作戰。

就連具體的進攻方向和速度,也都是由各團團長決定。

命令下達之後,新一團,獨立團,二團,三團和四團,五個主力步兵大團,就像是搞競賽似的,竟爭先恐後的向關東軍撲去。

而鬼子關東軍又保持著高度的整體協同推進,整個隊伍目標不可謂不大。

三日上午。

由於進攻方向的緣故,新一團選擇由南向北進攻,這和日軍由北向南的推進方向是對向而進,雙方的先鋒部隊率先爆發遭遇戰。

彼此的出現,幾乎可以說是同時出乎了對方的預料。

關東軍沒有料到八路的進攻竟會如此突然,而且還是主動迎擊。

新一團的周團長也沒有想到,自己帶著隊伍推進,還不到兩個小時,就和鬼子撞上了。

那就各自拉開陣仗,展開對局。

先是雙方偵查部隊的交鋒。

日軍的偵察部隊兵力規模並不算大,只有一箇中隊,200多號的隊伍,但隊伍裡還有搜尋聯隊配屬的三輛輕型裝甲車。

新一團團這邊是一個騎兵偵查連,以機動性靈活的騎兵為主——但是為了保證先鋒偵察部隊的火力優勢,這支偵察連配屬了相當數量的機槍,其中將近一半的老兵,還額外換裝了17半自動步槍。

小口徑的迫擊炮,包括反坦克火箭筒,一樣不缺。

雙方在多樣化的地形環境下交手。

有相對平坦,可以供機械化作戰車輛通行的大路,也有隆起的高坡,山地,各處地勢起伏,各類植被、遮掩物,茂盛繁密。

驟然爆發的遭遇戰,倉促交火之中雙方各自依託掩體展開。

雙方兵力相等,一時間爆發的火力強度也接近。

隔著陣地對射,炮轟,竟誰也佔不到多少便宜。

對面指揮的日軍大尉中隊長仗著自己隊伍裡還有裝甲車,命令三輛輕型裝甲車推進,伴隨著荷載的重機槍的咆哮聲,掩護步兵發起衝鋒。

另一邊。

新一團的騎兵偵察連連長同樣是一員虎將,眼見這小鬼子和己方的兵力相當,同樣都是遭遇戰,鬼子竟然還敢主動進攻!

那還客氣什麼?

他命令用機槍手火力壓制,同時配合掩護反坦克小組成員向前推進——這些戰士們扛著17兵工廠出產的反坦克火箭筒,藉助植被的遮掩,迅速抵近之後。

待鬼子的三輛輕型裝甲車闖入視線,進入反坦克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之內,毫不猶豫的從各個角度開炮。

爆炸聲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