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點燈人

第60章 腦橋

謝惟立在長達十年的混合神經形態計算系統研究後,改變了思路,將重點轉向了人腦——這個灰色肉質器官,它被堅硬的顱骨包裹著,它學習和適應能力遠超計算機架構的AI,但它的功率卻只有十幾瓦,跟一個燈泡差不多。

謝惟立的科學觀深受腦科學者李穆知的影響,在收集了大量的臨床資料後,他開始了新的研究專案——他要在人工智慧和人腦器官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他招募了一批受試者,用自己設計的儀器將他編寫的控制程式碼營造的脈衝訊號傳輸到受試者的大腦。

由於每個人接收到訊號的反應不同,因此這種刺激的型別需要設計的種類非常多,而他訓練的AI程式可以在短時間內自動生產大量的內容,而人腦會自動根據這些內容進行快速大量地“打補丁”,補全自己想象的畫面。

程式再透過受試者腦圖資料進行深度學習,判斷他們在哪種刺激下腦部最為活躍。

在這過程中,謝惟立訓練的AI輔助程式會針對性地對人腦進行特定刺激,使其在不斷的獎勵機制下保持高頻腦力活動,完成分散式多核低頻工作。

本質上就是AI程式在瞭解到你可能對某種事物、畫面會產生興奮愉悅,從而不斷用這種畫面來刺激你的大腦。

而謝惟立的裝置阻斷了人腦的位置感知資訊,人腦可能會像在夢境中一樣,忘了自己身在何處,自動對看到的一切不合理的東西“腦部”成合理,從而更加沉浸在研究員安排的腦力工作中。

謝惟立一次性對30名受試者腦力串聯到傳統計算機晶片的計算過程中,單核高頻計算與多核學習同時進行,兩者取長補短,優勢被充分發揮。

謝惟立將這項研究命名為——“腦橋”。

當年有人想要資助這項研究,希望未來可以將大量廉價的腦力轉化成低功耗高效率的工具,但卻被謝惟立拒絕。

謝惟立漸漸發現自己的研究背離了初衷,他始終認為科技發展應該是向著解放人類,讓人類腦力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從事更有創造力的事,而不是倒退變成壓榨人類的工具。

在這思想掙扎下,謝惟立停止了專案的研究進度。

但由於他拒絕的人太多了,加上他是個情商很低的怪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直到最後,專案的研究經費也斷了。

而此時,一向低調的謝惟立突然被多家媒體聚焦,他的研究方向被曝光在大眾面前,一時間引發了輿情,所有人都覺得他是製造壓榨工具的人。

不久,國家智慧遊戲委員會的倫理審查也沒有透過,因此這項研究僅有的國家扶持資金也沒了。

專案徹底終止,那些科研資料也都被封存,如今卻不知為何落入了CmonkQ組織手中。

許師齊覺得自己無法用隻言片語讓鄧燦明白這一切,畢竟當年他入學的時候專案已經到了幾乎停擺階段。

許師齊開始盤算,之前那個通行秘鑰已經給了衛慶,新陽數安最近就會安排人進來裡應外合,到時就配合他們的行動。

但如果他們動作太慢,也不能坐以待斃,當務之急是逃離這裡,只要他們找不到老師,我逃跑後他們就算打死鄧燦那個二貨也沒辦法吧。

當晚,他和鄧燦被帶到了那棟12層的大樓。

進門後,樓層面積比想象中寬敞,一樓有個電子遮蔽門,進去後竟然擺滿了雙層鐵架床。

押送他們的人指了指空床位,便離開了。

許師齊躺到床上,周遭鼾聲四起,睡這裡的人待遇明顯比外面架空層的好太多了,他們是有其他分工嗎?

就在這時,許師齊翻了個身,突然看到床邊多出一張人臉,他嚇了一跳。

那男人向他做了個“噓”的動作,又做了幾個點燈人行動專用的手勢,示意許師齊跟他走。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