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想要借修路的機會釐清伯爵府在白馬山附近的土地所有權情況,透過轉讓、置換等方式把“城鎮——莊園——下屬村莊”的統治形式給固定下來。
像“XXX男爵領”、“XXX騎士領”這種稱呼本質就是基層統治混亂的一種表現,是“伯爵不下鄉”的具現。
而“荊棘領白馬鎮格雷格莊園巴格里亞爾村”這樣的稱呼明顯就更能體現“中央政府”的威權。
這要是寫一部網路小說,前者的命名方式絕對會讓不少讀者在評論區吐槽。
維基亞的官方檔案總是堅持稱呼“荊棘領”、“謝爾弗領”為“維基亞王國西北行省高地玫瑰與荊棘領”,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思。
當然,比起土地,李維更缺少的是基層官吏。
這也是李維設立“調查員”制度的重大考量。
伯爵府在白馬山所有的莊園管家、莊頭、會計、稅務官等等都在李維的考察範圍內,誰更瞭解手底下村莊的情況,誰就是第一任“村官”。
這份隱蔽的心思自然是無人得知。
畢竟便宜老爹手下有幾個封臣比猴還精,萬一打草驚蛇,“李維式土改”絕對是進行不下去的。
這般想著,李維對眼前侃侃而談的調查員愈發滿意。
李維倒是不擔心調查員敢騙他,畢竟自己總歸是要去施工現場實地考察的。
這調查員要是敢糊弄自己,李維不介意送他去凜冽谷挖火山灰。
以這個年代的金融水平,李維也不用擔心“財產提前轉移”、“全家老小移民庫爾特”這種事發生。
耐心地聽完調查員的講述,李維從一旁的兼職書記員海因利希手中接過提綱,掃了兩眼,開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調查員面露欣喜,擊胸致禮:“啟稟子爵大人,小的名叫弗農·布里奇斯,馬克·布里奇斯騎士的長子。”
李維挑挑眉,他記得布里奇斯騎士領離巴格里亞爾村不遠。
“說說看,馬路為什麼不走商路,反而經過巴格里亞爾村。”李維有心考校弗農。
弗農先是道了一聲歉,沉吟些許,方才開口:
“屬下以為,商隊首要考慮的是一日內所行的路程與安全駐紮地的取捨。”
“而「馬路」一旦修成,一日可行的里程數以倍計。”
說到這裡,弗農笑了笑:
“屬下曾隨父親征戰過草原,故而對領地附近的地形有所瞭解。”
“倘若行軍速度能夠翻倍,巴格里亞爾村便是很好的補給點。”
李維頷首,馬路的軍事意義確實也是重要的考量。
“道路養護班”和“驛站”也是李維打算在白馬山公路建成通車後建立的基層軍民兩用組織,由“交通局”管理,順便帶動“退伍士卒再就業”。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從巴格里亞爾村修路便宜、省水泥!
“大人!緊急情報!”
李維正思索間,通訊兵緊急來報。
弗農等人識趣退下。
李維展開信紙:
「巴格里亞爾村血案,十死四傷,布里奇斯騎士及其次子身死。」
「兇手尚在抓捕,疑似有軍弩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