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魔法的土木工程師不是好領主

第96章 重力 加速度與擺鐘

……

“如果斜面的角度足夠小,小球的表面足夠粗糙,那麼小球就會在斜面上靜止不動。”

“同樣的道理,越是光滑的小球,在相同的角度下就能夠滑行得越遠。”

“我認為這是摩擦和水平慣性的最好體現。”

“最為奇妙的是,每個單位時間內,小球下降的高度和它的重量無關,只與斜面的傾斜角度有關。”

“如果我們把斜面完全垂直於地面,那就是落體運動……”

伽利略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實驗猜想。

「a=gsinθ是吧,利用斜面可以減小物體的加速度,便於進行測量,缺點是斜面的摩擦力會導致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值偏小。」

李維理清了伽利略的實驗思路。

“我將這個常數稱之為「重量賦予的速度差」。”伽利略最後總結道。

李維知道此時“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原因”這一偉大理論還沒有被提出;而“加速度”的概念伽利略也才剛剛摸到門檻。

是以伽利略在描述“重力加速度”時顯得磕磕絆絆。

“經典力學”的牽扯太大,李維決定先幫助伽利略釐清“加速度”這個概念。

“加速度”是動力學的開端。

有了“加速度”,再去思考是什麼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尤其是在“慣性”這個概念已經被提出的前提下。

“伽利略先生,能否告知您是如何準確計時的?”李維提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不管是速度還是加速度,計時才是最重要的。

現行的計時器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精確到“秒”這個地步的。

而“秒”是七大基本物理量單位之一,是攀登科技繞不開的巨石。

伽利略眼中閃過一絲“同道中人”的欣喜,從懷中拿出一枚吊墜:“我用的是一種名為單擺的裝置,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

李維心中有些失望,關於單擺的運動週期的經驗公式T=2π√(L/g)他也是知道的。

但是如何把單擺的原理轉換為擺鐘他卻是一無所知。

畢竟對李維來說,手機即是時鐘,他小時候也沒有拆過家裡的老式擺鐘。

“我試驗了幾十種材料,發現環境溫度、擺線自身的彈性都會對單擺的準確性產生影響。”

伽利略顯然對於單擺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

李維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問道:“我們能不能把這種單擺裝置固定下來,像是水漏或者沙漏一樣,用來精確地測定時間。”

這話主要是說給達·芬奇聽的,畢竟伽利略要是能搞出來估計早就弄出來了。

伽利略的反應也是極快,一臉熱切地看著達·芬奇。

達·芬奇的大腦門上全是問號,「你們兩個的轉進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土窯的事才剛剛起步。”

達·芬奇提醒李維,他現在沒那麼多精力兩頭兼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