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押解著俘虜和物資的荊棘領大軍終於出現在了雄鷹嶺。
大量曾經的斯瓦迪亞難民扎堆出現在並不寬闊的道路兩旁。
好在經過幾個月的集體生活馴化,道路兩旁的基本秩序得以維持。
但“黃泱泱”的人頭還是把得勝歸來的騎士們嚇得不輕——這年頭自然是沒有什麼“軍民魚水情”的說法的,往常民眾見了軍隊都是唯恐避之不及,這種主動往上湊的情況除了瓦蘭城的凱旋慶典,並不多見。
何況金髮碧眼的斯瓦迪亞人和深色頭髮的荊棘領人區別還是蠻大的。
“把俘虜帶上來。”李維的出現給驚疑不定的騎士們解了圍。
很快,幾輛裝著車莫爾部落大小頭領的囚車被帶了上來。
“各位,”李維高聲對著道路邊的難民們喊道,“這些就是讓你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的元兇!”
“荊棘領,有恩必償,有仇必報!”
話音未落,李維示意幾輛囚車先行透過激憤的人群。
事先排練過的衛兵們也震聲高呼:“血債血償!血債血償!”
一時間,鋪天蓋地的泥點子夾雜著石子向著囚車砸去,難民們的哭喊聲和咒罵聲在山谷間沸騰。
爛葉子和臭雞蛋自然是沒有的,李維拒絕一切浪費糧食的行為。
“嗶~嗶~”的哨子聲響起,衛兵們努力維持著人牆。
眼見囚車拐過一道彎消失在視野裡,李維牽過領頭的騎士的馬韁,向前走去。
騎士趕忙就要下馬,卻被李維托住:“騎士,我不是為你牽馬。”
李維將掛在馬鞍兩側的骨灰罈取下,放在騎士的懷裡:“現在,你代表的是381位戰死的騎士團團員。”
淚水從騎士的眼角滑過,他挺直了胸膛,將骨灰罈牢牢捧在懷裡,用盡平生的力氣大喊道:“遵命,大人!”
“我們為什麼而戰?!”李維牽著戰馬緩緩向前,咆哮聲蓋過了難民的哭喊。
“荊棘領!荊棘領!”騎士們舉起長槍,敲擊著裝著鎧甲的包裹,聲若雷鳴。
李維猶不滿足,他朝著兩旁的難民們再次咆哮:“我們為什麼而戰?!”
人群如同麥田倒伏,“荊棘領”的呼喊聲接二連三地響起,隨後匯聚成統一的聲浪:“荊棘領!荊棘領!”
李維轉過身,面對著身後的騎士,雙手攤開指向道路兩旁跪倒的難民:“我們,為了領民而戰!”
“這便是,騎士團的榮譽!”
號角聲響起,騎士們踏著“盛裝舞步”跨過這段道路,人群也隨著大軍緩緩向前移動。
前方,手捧著鮮花的婦女們將花瓣和花枝灑向騎士們的隊伍。因為手勁太大,還差點掃倒了一位騎士,頓時引來現場的笑聲。
秋季的花朵自然是不多的,雄鷹嶺也湊不出那麼多少女,自然是有啥用啥。
騎士們滿載鮮花進入雄鷹嶺的營地,緊跟著的便是各地徵發的勞役兵。
打頭的便是從雄鷹嶺營地徵發的800斯瓦迪亞步兵——當中有98人是自願加入荊棘領的軍伍。
李維也給了這83人(15人戰死)僅次於騎士團的待遇——人人都有馬騎,鎧甲鮮亮,難民營的主管們也在高聲唱喝著他們的姓名,並宣佈伯爵府特許這98人的親屬可以成為瓦蘭城的居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