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維派發的宣傳任務鋪天蓋地洶湧而至,這幫忙不過來的筆桿子又偷偷摸摸地招起了學徒。
由此可見藝術的門檻大多是人為設定的。
當然,作為文宣的前線,在長期和工人的接觸過程中,紫羅蘭歌劇院也湧現了一批同情工農的藝術工作者。
在沒有李維指示的情況下,這批人自行創作了幾幕主題是從軍和勸農的“接地氣”的滑稽劇。
當然,沒有公開演出過。
李維很高興地將這批人收攏在羽翼之下,等到了白馬山,自有他們大展身手的舞臺。
……
而對於李維來說,還有三件特別重要的事要完成。
一是李維答應過那些在草原上的隔離人員將他們的家屬接到瓦蘭城過冬。
二是要將陣亡將士的骨灰送到他們的親人手上。
而這兩件事在李維的設想中,都與第三件事——瓦蘭城的凱旋慶典有關。
雖然貪汙腐敗的事讓李維的心情極度陰鬱,但李維深知這場慶典自己不是為了那些男爵們而開,而是為了這些拼搏沙場的基層軍官和底層軍士而開。
趁著這些男爵氣短的時候,李維的步伐倒是可以激進一些。
……
“就是這裡了,大人。”募兵官指著不遠處的村莊,恭敬地對李維說道。
對於多數陣亡或者隔離人員,受時間、路途所限,李維只能派出信使去通知他們的親屬;而有的陣亡人員的家鄉恰好在大軍前進的路線上,李維一般會選擇親自前來。
比如說今天這家——老大身為騎士戰死,老二身為騎士侍從在草原上隔離,老三同樣身為騎士侍從在艾車莫爾丟了一條腿。
三個兒子的命運便是這場戰爭的縮影。
“三哥!三哥!”一個小丫頭的身影急速地朝著李維的方向奔來——自荊棘領大勝的訊息傳來,這個小丫頭每天都會遵照父母的囑咐在村頭等候。
儘管自己的三哥坐在椅子上矮了一截,身後還站著幾個陌生人,小丫頭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哥哥。
李維將手中的木質輪椅輕輕往前推了幾步,讓兄妹兩人儘早團聚。
“哥,你……”懂事的小丫頭摸著自家三哥右小腿以下空蕩蕩的褲管,語帶哭腔。
“來,先見過子爵大人。”騎士侍從怎麼也擦不幹妹妹臉上的淚珠,只能吃力地回頭,對著李維歉意地苦笑。
李維喉頭髮堵,卻是說不出話。
“就送到這裡吧,大人。”
“我會去的,大人,如您所說,瓦蘭城是我們的盛典。”
騎士侍從在妹妹的幫助下轉過輪椅,對李維撫胸行禮。
……
光明紀元857年11月30日傍晚,距離冬幕節開幕還有半個月,李維率領先鋒部隊抵達瓦蘭城。
舊日的夕陽緩緩落幕,修繕一新的城門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