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和孟筠聊了將近兩個時辰,整個太湖的塘浦圩田輪廓都要被他們用泥巴給糊出來了。
當聽到孟筠的肚子在咕嚕嚕亂叫,她卻毫不為意時,趙安站起身道:“孟姑娘,我會讓人在此安營紮寨,你隨我一起吃點東西,咱們再繼續聊吧。”
孟筠意猶未盡地點了點頭。
隨行兵馬紮好營後,趙安又讓喜兒帶著她去洗漱了一番。
再見到她時,小竹率先輕呼了起來:“真沒想到是這麼水靈的江南美人,風餐露宿之下,還是這麼水靈,不知要羨煞天下多少女子了。”
喜兒附和道:“孟姑娘既如大家閨秀那般知書達理,又精於農桑,我也是頭一回遇到呢。”
別說他們,趙安也被驚豔到了。
她身段婀娜,五官柔和,舉止端莊,給人以溫婉之感。
而且腹有詩書氣自華,自內而外散發著靈秀的氣質。
偏偏還善種田,身上毫無大小姐的嬌慣。
這樣的女子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
趙安示意她入座道:“孟姑娘聰慧,我有意將整個太湖的塘浦圩田交由你來負責,也算是讓你能夠完成你父親的平生所願,不知你是否願意?”
孟筠大跌眼鏡道:“王爺,民女……甚是惶恐,怎能擔此大任?”
“為何擔不得?”
趙安笑道:“我會讓官府主導,鼓勵百姓積極參與,同時為了早見成效,會調動水師的將士前來相助!”
“可以說,你需要什麼,我便給什麼,不會讓你有什麼後顧之憂!你只需確保他們不荒腔走板、偷工減料,或者自作聰明即可!”
想到他身邊有不少名聞天下的奇女子,孟筠也想像她們一樣,遂鼓起勇氣道:“既然王爺願意相信民女,那麼民女唯有竭盡全力以報王爺了。”
“周遭圩岸繚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趙安已經開始憧憬了:“你可以沿著太湖劃分各圩,因地制宜,若是能在塘浦圩田的基礎上,發展‘桑基魚塘’,也就是水中養魚蟹,田裡種稻,岸邊植桑,我必有重賞!”
在華夏古史中,塘浦圩田體系真正發展和成熟起來,是在唐宋時期。
北宋時,太平州蕪湖縣萬春圩,有田十二萬七千畝,圩中有大道長達二十二里,防旱抗澇,常保豐收,不知道惠及了多少百姓。
而這還只是一圩之地!
太湖都不知道都劃分出多少圩……
這個時空的圩田並未發展起來。
像桑基魚塘這種桑、蠶、魚、草相互結合形成的良性人工生態系統,更是沒有。
真能搞起來,是可以推向江南各地,甚至是嶺南的。
對於趙安來說,在西北開挖坎兒井和在江南推廣塘浦圩田一樣重要。
它們雖相隔很遠,但都藏著他想讓天下百姓能夠吃飽飯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