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制!”
就在樊英和呂三更反覆琢磨趙安為何要冒這個險時,趙大餅率領三萬鎮南軍趕來了。
他們都很高興。
呂三更也覺得自己想明白了,非常激動道:“王爺是不是要和他們比誰打得更快?只要您帶著我們一路往北打,不戀戰,殿下再派兵往南打,那麼便可南北夾擊,一舉拿下南陽,到時再合兵一處西進,便可奪得漢中了,甚至有望包抄攻打大散關的敵軍!”
論閃電戰,天下間又有哪路兵馬是趙家軍的對手?
姬佑如果派出太多兵馬去和齊老二,還有吐蕃一起攻打大散關的話,那麼鄭國恐怕會比南詔亡得更快。
這是貼合趙家軍戰法的一步好棋啊!
不過,趙安並沒有說話,而是指了指江面。
呂三更放眼望去,看到一艘艘戰船正在逆流而來。
那分明是阮魚所率領的水師!
在大江中下游已經被趙家軍給控制的情況下,攻打鄭國需要水師?
不是沒必要。
而是犯不著這麼大動干戈啊!
呂三更先是有點想不通,隨後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目瞪口呆道:“王……王爺,莫非您不是要攻打鄭國,而是要讓水師逆流而上,進入巴蜀,攻打齊老二?”
他已經震驚到腦袋嗡嗡響了。
此舉根本不能用冒險來形容了。
而是堪稱“逆天而行”!
相信不僅他,世人也都會這麼認為!
書中有云:“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沿著大江攻打巴蜀,本身就屬於逆流和仰攻,齊老二又佔盡地利優勢,尤其是三峽天險,只需要在狹窄江面設定鐵索攔江、水中木樁等,並且在兩岸高處佈置弓弩手和投石機,那麼水師便會成為活靶子!
在他的印象中,古往今來,從來沒有人成功過。
這簡直跟送死沒什麼兩樣。
齊老二若是知道了,估計會興奮得睡不著覺。
趙大餅只是奉命帶兵而來,還不知道具體打法,聽到呂三更這麼說後,心中也是掀起驚濤駭浪道:“大哥,你你你……你不會真是要這麼打巴蜀吧?有大江在,運輸兵員、糧草和攻城器械是很方便,大江也不會結冰,可逆水行舟,勢必會很慢,甚至可能還需要將士們在兩側棧道上拉船,太容易被攻打了……”
樊英亦是不解道:“師父,古人曾說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巴蜀素來易守難攻,要比鄭國難打太多了,您真要舍易求難嗎?”
“我意已決!”
趙安斬釘截鐵道:“就是要先滅齊老二!”
“!!!”
三將都很頭疼。
這壓根不是在跟齊老二打,而是在與天鬥啊!
趙家軍固然戰力非凡,能夠睥睨天下,但如何從七百里天險中穿梭過去?
趙安站在地圖面前,負手而立道:“不知你們想過沒有,姬佑、齊老二、渾國和吐蕃哪個最難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