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要主動攻擊敵人補給線的位置就在黑風口。
黑風口,名副其實。
這是一道被兩側狹窄隘口。
道路在隘口中蜿蜒曲折,最窄處僅容兩匹騾馬並行。
兩側的山崖上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是天然的伏擊場。
張峰選擇這裡,正是看中了這絕佳的地形。
夜色,漆黑。
張峰的隊伍,正如同壁虎般悄無聲息地攀附在黑風口兩側的山崖上。
弟兄們克服著飢餓和疲憊,小心翼翼地潛伏著。
他們的動作輕緩而壓抑,生怕發出一絲多餘的聲響。
汗水順著弟兄們的臉頰滑落,滴入泥土,瞬間消失不見。
每個人的神經都緊繃到了極致,冰冷的槍管緊貼著身體,這是他們此刻唯一的依靠。
眼中閃爍的,是一種被逼入絕境後,向死而生的光芒。
張峰趴在一處視野開闊的岩石後面,冰冷的岩石讓他保持著清醒。
他的“心眼洞察”早已開啟,如同無形的觸手,覆蓋了整個黑風口及其周邊的區域。
在他的感知中,自己的部隊已經按照預定計劃部署到位,
李勇帶著二排槍法最好、裝備了僅有的幾支衝鋒槍和歪把子機槍的弟兄,
埋伏在隘口拐彎處最狹窄的地段,這裡是截斷敵人去路的最佳位置,也是火力最集中的地方。
弟兄們將槍口對準下方空蕩蕩的道路,手指緊扣扳機,只等命令下達。
趙強則帶著三十多名弟兄,佔據了隘口另一側稍遠一些的高地。
他們的任務是側翼掩護,並作為阻援部隊,一旦戰鬥打響,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可能從後方趕來的日軍援兵,
同時也要封鎖住運輸隊可能逃跑的路線。
他們的彈藥更少,但每個人都準備好了刺刀和手榴彈。
林寶桂和他的炮組,將兩門寶貴的擲彈筒小心翼翼地架設在能夠俯瞰整個伏擊核心區域的一處隱蔽平臺上。
炮彈只有區區六發,但每一發都必須打在刀刃上。
他們是這場伏擊戰的“開門錘”,負責製造混亂和震懾。
而李念鄉,則帶著剩下的三十幾名體力尚可的弟兄和幾名輕傷員,潛伏在主攻部隊後方不遠處。
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戰鬥一結束,立刻衝下去,以最快的速度搶運戰利品,特別是糧食、彈藥和藥品!
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耽誤不起。
部署完畢,鴉雀無聲。
只有山風在耳邊呼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弟兄們強忍著腹中的飢餓,舔著乾裂的嘴唇,豎起耳朵,捕捉著任何可能的動靜。
張峰的心神高度集中,他的“心眼”清晰地“看到”,在距離黑風口約一公里處,一支小規模的隊伍正在沿著崎嶇的山路緩緩行來。
大約有十幾匹騾馬,馱著沉重的物資,被麻繩捆紮得嚴嚴實實。
押運的日軍士兵大約有十五六人,懶洋洋地走在騾馬隊的兩側和後方,步槍斜挎在肩上,一些人甚至在低聲交談說笑。
領頭的是一個曹長,叼著菸捲,顯得頗為悠閒。
“來了!”張峰的心臟猛地一跳。
他仔細“觀察”著這支運輸隊。
規模和他預判的差不多,一個加強班左右的護衛兵力,裝備簡陋,警惕性極低。
顯然,他們認為這條偏僻的山路是絕對安全的,根本沒料到會有人敢在這裡設伏。
就是現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