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勾陳

第76章 北寧使團

鄧城郡,是南虞西北部的邊境重鎮。在它的西邊是與南虞結盟的西景,北邊便是強大的北寧。

在南虞立國近百年以來,鄧城郡曾兩度失陷於北寧。所幸的是,時間都很短,最後都被南虞給奪了回來。

雖然南虞與北寧之間有著漫長的邊境線,但鄧城的地理位置卻是最為重要的。相比較起中部的隨州與東面的淮州來說,鄧城也是南虞最為重要的邊境軍事重鎮。

因為中部的隨州有山川之險,即便是北寧突破了隨州,南虞也可利用地形節節阻擊,從而延緩北寧的推進速度。同時北寧若推進速度過快的話,其兩冀也容易受到威脅。因而在這近百年以來,南虞與北寧在隨州只發生過一次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

做為東線的重鎮、淮州。雖然這裡與北寧與東萊都接壤,但淮州一帶水網縱橫,河道眾多。並不利於北寧騎兵軍團與大軍團的作戰。北寧與東萊也曾幾次進攻淮州,但都因南虞準備充足,而北寧、東萊聯軍,特別是北寧大軍似乎並不習慣在這樣的地型上作戰。

最終雖然北寧佔得淮州下的兩縣,東萊國佔得一縣。但在這之後便難以再進,南虞雖失三縣,但卻也使得戰後淮州三國之邊境已維持了近三十年。

而西部的鄧城卻不同。這裡雖然西靠大山,但東面與南面都是平原與淺丘。並且除去一兩條主要江河之外,也不像淮州那樣水網交錯縱橫。

一但北寧大軍控制了鄧城郡,那麼其大軍便可隨時揮師南下,直指南虞的國都、郢都。因而鄧城雖然曾兩度失陷,但南虞都想盡辦法,甚至就是傾其國力也要想辦法將其奪回來。

隨著南虞與西景同盟關係的穩固,鄧城郡所面對的威脅也稍有緩和,但由於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南虞還是將七鎮之中最為精稅的鄧城鎮駐防在了鄧城一線。

南虞本來就缺少優良戰馬,七鎮衛軍雖為南虞最精銳的軍隊。但由於先天的環境因素,南虞七鎮中的其餘六鎮,甚至包括駐防京師的郢都鎮在內,所擁有的騎兵都不多。

最多的郢都鎮也不過才四千騎兵,其餘幾鎮騎兵數量都僅在一千至三千之間。但鄧城鎮卻擁有七千騎兵,幾乎是佔了全國衛軍騎兵總數的三分之一。足見鄧城對於南虞的重要性。

雖然這些年,北寧與南虞之間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民間的商貿往來也漸漸恢復。不過鄧城郡的防衛依舊十分嚴密。

在北寧通往鄧城的大路上,一支數十人組成的隊伍正護衛著三輛馬車緩緩的南行著。護衛的人員全都是身著鎧甲,從裝束與旗幟上一看,便知是北寧的軍隊。

那三輛馬車中的最前邊一輛顯得比較氣派應該是官員所乘,而後邊兩車則是裝得滿滿當當的物資。從外觀也看不出究竟是裝的什麼。

因為這些年的和平,兩國並沒有完全禁止邊境上的貿易。但由於出入對方國境所需的手續十分繁雜,再加之對貿易之商品也有諸多的限制。因而為了利益而在兩國之間往來的商隊雖並不算少,但卻極少有大規模的商隊來往與兩國之間。這便使得這支隊伍格外的顯眼。

在這支隊伍剛剛到達兩國邊境時,便已被鄧城鎮的斥候所發現,並立即派人回去稟報。

就在這支隊伍離著鄧城尚有二十餘里地時,只見前方煙塵揚起,緊接著一隊兩百餘騎的南虞騎兵飛奔而至,並將這支隊伍給圍了起來。

隨行護衛的北寧士兵一見,也急忙的亮出兵刃將這幾輛馬車護在中間。

最前邊那輛馬車的車簾一挑,一名身著官服的北寧官員急忙跳下車來。他看著雙方劍拔弩張的樣子,忙揮手道:“別誤會!別誤會!”

隨即讓自己這方的人都將兵器收了起來,這才朝著面前一名騎在馬上的南虞將官走了過去。

來到跟前一施禮:“這位將軍!千萬別誤會!我們是大寧的使團!在下是大寧禮部的官員,也是這次出使的正使。”

那領頭的將領一見對方人數並不多,而且已先收起兵器,這人又自稱是使團的。這才一揮手,示意手下也將兵器先收起來。

不過他並未下馬,而是在馬上問道:“你說你們是北寧來的使團?出使我大虞有何貴幹啊?”

那官員一笑道:“自然是來朝賀貴國太后的大壽的!”

說著他又一回身朝手下吩咐道:“把行文、和禮部的批覆以及通關文牒呈上來!”

很快有人將相關的文書以及通關文牒呈了過來。

那將領接過之後檢視了一翻後道:“即是使團,那就請在此稍後。待我差人稟報府尹大人及鎮守使知曉查實之後,自會發放通關文碟的。還請正使大人諒解!”

“那是!那是!”

看著手下人拿著文書奔回城去了,那將領這才跳下馬來,打量了一翻這支北寧使團。隨後向那正使問道:“這兩車都是些什麼東西?”

指著中間一輛車上裝著的一箱箱物資,那使者忙道:“這一車乃是進獻給貴國太后做為賀禮的禮品。後邊那一車是我們隨行人員的物資,想必將軍也知道。我們這路途遙遠的,難免會有野外宿營的情況,所以各種必備的物資還是少不了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